小孩指了指說:“從這往那邊的小路上一直往前就到了”。
黃帝又問:“你知道一個叫大傀的將軍住在哪裏嗎?”
他說:“知道啊!”
黃帝吃了一驚,又隨口問到:“看你年紀小小,好象什麼事你都知道啊!”接著又道:“你知道如何治國平天下嗎?”
那小孩子說:“知道,就象放牛的方法一樣,隻要把牛的劣性去除了,那就一切平定了呀!治天下不也是這樣嗎?”黃帝聽後,非常佩服,真是後生可畏,原以為他什麼都不懂,卻沒想到這小孩從日常生活中的來的道理就能引申出治國平天下的方法。
智慧鑰匙:
有些在管理領域多年的“老前輩”,總喜歡倚老賣老,開口閉口“以我十幾年的經驗……”來否定新人的創見,以為後輩太嫩,社會閱曆不多,絕對要對他們服從。其實,“老前輩”的經驗值得後人學習,但年輕一代的新見解、新創見,不也是值得老前輩研究及重視的嗎?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兩代人的思想交流,一定可以惠及大家。
24.佛祖的配合
去過寺廟的人會觀察到,一進廟門第一眼便看見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麵則是鐵麵無私黑臉的韋陀。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一起,而是分別掌管著不同的廟。
彌勒佛的廟裏特別熱鬧,每天來的人非常多,因為他熱情好客,每天都是笑眯眯地迎接香客,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太馬大哈,整天滿不在乎,丟三落四,沒有好好地管理廟裏收入的賬務,所以總是入不敷出。韋陀很細心,總是把帳目整理的很仔細,雖然他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看起來很嚴肅的樣子,最終使香客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等到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便考慮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勒佛站在前麵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麵無私又是管理帳目的一把好手,就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
兩人分工合作,廟裏從此香火不斷。
智慧鑰匙: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裏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無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
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25.留個缺口給別人
一家公司請來了一位著名企業家做報告,一位員工問道:“您在事業上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功,請問,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這位企業家並沒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留有缺口的圈,他反問這些員工道:“這是什麼?”
“這不是零嗎?”一個員工說道。
“圈!我看清楚了”另一個員工也說。
“未完成的事業。”主任胸有成竹地喊道:
台下的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他對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實,這隻是一個未畫完整的句號。你們問我為什麼會取得輝煌的業績,道理很簡單: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就像畫個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
智慧鑰匙:
留個缺口給他人,並不說明自己的能力不強。實際上,這是一種管理的智慧,是一種更高層次上帶有全局性的圓滿。給猴子一棵樹,讓它不停地攀登;給老虎一座山,讓它自由縱橫。有了舞台,潛能才會得以充分施展!也許,這就是企業用人的最高境界。
26.鸚鵡
從前,一個人很喜歡鸚鵡,有一天他去趕集,看到一隻鸚鵡前麵放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此鸚鵡會兩種語言,售價二百元。旁邊一隻鸚鵡的牌子上寫著:此鸚鵡會四種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隻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乖巧可愛。這個人想了又想,還是拿不定主意。於是他覺得轉上幾圈再做決定也不遲。這時突然發現另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竟然標價八百元。他很好奇地叫來老板問個究竟:“這隻怎麼那麼貴,是不是這隻鸚鵡會說八種語言呢?”
老板卻說不是。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它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卻值八百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