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榮 譽(1 / 2)

創先爭優,是一項行動,更是一種精神。

活著,總要為了點什麼,才有意思。

文明城市,優秀旅遊城市,雙擁模範城市……省城,要創,要爭。

光環多了,會刺眼。沉默,就沒有光環,就不顯眼。

一座老城,有她的頑固。

沒有太快的節奏,沒有摩天的大樓,沒有花園般的環境,沒有大氣的現代都市感。然而,這不並妨礙住在這兒的人在這兒生活,居住,繁衍。街上,是怡然自得的悠閑;單位裏,是加班加點的奮戰;夜色裏,是燈光跳躍的闌珊。

曾經隻顧了忙,忙,忙,竟忽視了停下腳步,向四周望一望,也是人活法的一部分。

與那些年老了還在掙紮的人相比,自己已經不知幸運了多少倍,能讓千萬個這樣的人老了仍然依然衣食無憂是一個人的責任。有時候,有的人,一口飯,一件衣,一步路,都是艱難,都是不可為。等,等待老天爺的安排,直到咽了氣,也就完結了,即使這輩子貧貧如也,即使這一生沒有值得書寫的傳奇。人啊,怎麼著都是活了一回,都在人間走了一遭。或許,人來到世上,本來就是必然兼偶然的,能有個軀體帶著一個漫無目的的靈魂,就值得可喜可賀來了。至於價值,能創造的就把握了;至於意義,能抱著的就抱著了。也許,迷迷糊糊,跌跌撞撞,未必不是有益的狀態,隻是迷糊了這麼久,跋涉了這麼久,一直到不了頭。

一個好官,為了自己,為了無私?

當由為自己的狹隘進入到為無私的胸懷,是一種境界。衣食住行,政治經濟文化,內貿外交財務,民生醫療教育,一個城市就是一個大家,市長就是家的主人。一個家,不能沒有主心骨,不能沒有權威。在城市這個大家裏,市長這個主心骨,可不是出去轉轉,訪問看望,握幾下手,說幾句話,就有了權威的。父母生了兒女,養了兒女,兒女對於父母不陌生。而父母官,卻是個什麼頭銜?兒女尚不能自己管理自己一切雜物時,父母要操心,要受累,、孩子,你要好好學習,快快長大啊。父母官就像是父母,要管理兒女,要培育兒女。父母對於兒女,那是出於人的本能。父母官呢?那些與我素未謀麵不曾說過一個字的男女老少呢?

想想肩膀上的這些擔子,除了這個實實在在的軀殼還是具體可感的,真不知道,那個一直在說話,一直在走路,一直在奔忙的人,是誰的靈魂。

省裏要表彰,表彰先進。

在學校裏,學生要考試,分數就是實力,就是戰鬥力。在單位裏,員工要評比,業績就是能力,就是生存力。在時代的大潮裏,城市要衡量,發展就是政績,就是好同誌。

如果早定了目標,如果一步一步堅實地行動,表彰自然不在話下。隻是晚了幾步呀!

太陽露出了開心的笑臉,天穿上藍藍的新衣服,白白的雲彩飄來飄去不甘寂寞。

省政府大院裏,彩旗飄飄,泉水噴湧,青翠滿眼。

高大的白楊樹遮掩的寬闊道路上,停滿了各個地市車牌號不雷同的汽車。

院子裏的清潔工,掃地,撿垃圾,不辜負自己的職責。

門口的警衛,身體筆直,敬禮利索,堅守自己神聖的職責。

鍋爐房裏燒水的機具,嚶嚶嗡嗡,拚命發熱,踐行自己不改的職責。

人,坐在寬敞的會議室裏,衣服整潔,榮光滿麵,娓娓而談。

坐在一起,交流工作,溝通感情,互通有無,借鑒優長,好不和諧。

不同的城市,都是流著同樣血脈的兄弟,歡聚一堂,可要珍惜。

雖然表彰還沒開始,但是現場氣氛熱烈,彼此之間沒有了陌生,沒有了拘束,學習學習,才是主題。

解放思想,幹事創業,改革創新,才是開辟事業的大旗。立足實際,實事求是,因地製宜,才能走上富裕的路子。改善民生,健全保障,資源共享,才是創建和諧的措施。道路整潔,環境優美,秩序井然,才是美化家園的方式。

你一言,他一句,我幾詞,工作在非正式程序裏有條不紊地進行。

沒關係,沒關係,非正式也正式,我們都有了新思路。

霎時,全場安靜下來,主角出場了。

“同誌們,上午好,”西裝革履的省長站在主席台正中央,聲音高亢,“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商發展大計,共話情深意長。昨天我們成績斐然,明天任重道遠……”

……

洋洋灑灑,慷慨激昂,省長指明了方向,宣布了表彰。

省政府大院裏,依然彩旗飄飄,泉水噴湧,青翠滿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