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本領36好老公的資格審查——在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1)(1 / 3)

男人步入婚姻後,會有多重身份。兒子、丈夫、父親,每一個角色都關係到全家的幸福。如果有一個角色失敗,他的家庭生活也不會是和諧的。男人要想有成功的人生,幸福的家庭,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各個角色。

父教對子女的影響很大

男人肩負著養家糊口的重任,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但這種理由並不能當成不教育子女的托辭。教育子女是父母雙方共同的責任,所以男人應該擔負起屬於自己的職責。

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父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專家認為,由男人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們在學校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在社會上也容易成功。

在子女的教育中,父愛和父教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父親的男性教育有著自身的特點,可以彌補母親女性教育的不足。

大量資料表明,具有男性氣質的人往往智慧、堅定、大度、冒險且易暴躁;女性氣質的人則溫柔、穩重、忍耐、自卑和焦慮。而且有男女雙性氣質的人,則有較好的獨立性、良好的順應性,能在多種生活環境中應付自如,而且比單一型氣質的人表現出色。假如孩子過分地享受母愛而缺乏父親的參與教育作用,容易產生依賴性,一旦離開家庭,便不能獨立自主。而父親參與教育和帶領的子女,則可寬嚴得體,相得益彰。可以說,父愛與母愛如同孩子成長的雙翼,折斷任何一隻都是一種損失。

與女性相比,男性更加自立,因此會教育孩子也要自立。父親教育孩子要獨立、果斷,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險精神。他們讓孩子參與修理簡單家電,讓孩子大膽學騎自行車,帶他們爬山、賽跑……而母親總想保護孩子,不讓他們受到任何傷害。她們不讓孩子參加有一點危險的活動,她們總擔心孩子會不小心碰著了、摔著了、累著了,她們使孩子更柔弱、更膽小一些。父親往往不是對孩子包辦代替,而是鼓勵孩子獨立處理問題,因此對孩子溺愛的成分就比較少。有時孩子摔倒,並沒有哭,可是母親卻趕緊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淚揉出來了。而父親往往不是這樣,他們會說:“走路怎麼不注意,站起來,往前走,我相信這次一定會走好。”孩子並沒有哭,而是站起來就往前走,父親在後麵拍手說:“真勇敢!真勇敢!”從而使孩子充滿了自信,在麵對挫折時更容易克服,心理素質也會更好。

相對女性來說,男性比較喜歡劣性刺激,如困難、饑餓、勞累等等,認為這些是人生必有的經曆,孩子碰到這些困難沒有什麼了不起,應該讓他自己去克服。這樣的劣性刺激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利。男性喜歡冒險,因此父親對孩子的冒險行為也會適當給以鼓勵。如果孩子從高台階往下跳,母親往往會嚴厲批評,可是父親就不是這樣,他會伸出大拇指,對孩子說:“真棒!”男性愛運動,喜歡帶孩子去跑步、遊泳、攀岩、打球,這無形中就鍛煉了孩子的意誌力。男性的動手能力也比較強,讓孩子勞動不隻是掃地、擦桌子,而是和孩子一起用錘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東西、製作玩具,培養了孩子多方麵的動手能力。另外,男性不像女性那樣愛幹淨,因此對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抱支持態度。英國科學家發現,孩子太幹淨對身體並不好,他們的研究結論是“髒”孩子更健康。這是因為人如果太幹淨,很少接觸細菌和病毒,體內無法產生抗體,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就會被打倒,因此“一塵不染”對孩子成長並不是好事。這樣看來男性對孩子衛生問題的寬鬆態度反而有助於孩子的成長。而這些都是母親所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