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怎樣克服工作中的緊張很重要,克服家庭生活的壓力也很重要。為了有一個安寧和諧的生活,就要充分重視導致生活不和諧的因素,不和諧的因素中緊張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有時家庭內產生緊張情緒,對人們的影響遠遠超過在工作中生產的緊張情緒。事實上,家庭問題常常影響到工作場所和其他社交場合。有時因家庭問題心情不好,在工作中也感受到一種壓抑的氣氛,這種應激氣氛即使在工作很不順利或者工作環境氣氛良好的情況下,都是無法克服、不能消除的。因而,心理的消極氣氛也擴展為整個環境的消極。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社會機體的細胞。從傳統上看,家庭即是由母親、父親、孩子組成的一個集體。從廣義上講,家庭是由昔日和未來有親屬關係的人組成的集體。家庭形式多種多樣,但最普通的組合類型有三種:核心家庭型、單身父母、社會區型。這些家庭組合都有各自的生活內容和方式,有各自的家庭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家庭的職能包括產生和獲經濟來源,創造進一步生存的條件和繁衍後代等。但有些職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近幾個世紀以來,許多基本的家庭職能已被技術的進展所取代。例如,生產食品和服裝。過去的家庭問題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工作以獲取必要的生活資料,因而,人們更加重視家庭內部的感情發展和社會發展。感情和個人社會發展價值的提高,無疑是一種進步。但工業也帶來了對職業安全的過分注意,這樣的結果給養家活口的人帶來了更大壓力,一旦他們病倒了或喪失勞動能力,家庭的其他成員不再能很好很快地投入工作。因此,養家活口的人迫於經濟壓力的責任感,不得不更多地依賴其他成員,取得他們的感情支持。
從傳統觀念來看,家庭體係有五大職能:經濟職能,延續後代,兩性生活,教育後代,感情結合。勞動分工常常使人們的個人技能得以最充分的發揮。延續後代和兩性生活是一個連續概念。成年人通過穩定的家庭組合,既滿足性生活需要,同時也是為生存所需而繁衍後代。家庭的教育職能是指父母教育子女,使其繼承文化知識和個人價值,從而培養孩子在社會上發揮作用。把感情結合作為家庭的一種職能,是因為家庭還能起到在社會上和情感上人的相互影響、相互支持的作用。
為了社會的持續,家庭常常充當緊張狀況下的感情支柱和感情蔽護的保壘,當這種家庭感情支柱被家庭衝突所取代,則家庭個別成員便麵臨某種巨大的、可想而知的緊張狀態。
緊張和疾病的關係,在一些研究中得到說明。美國一項研究指出,隻要家庭存在緊張因素,家庭成員患疾病的可能性就很大。例如:可能在傳染病發病之前即已出現某種家庭危機的,球菌傳染病患者比其他類型的傳染病高四倍多。一項研究發現,急診病室裏76%的心髒病猝死者在發病之前都遇有重大家庭危機。這一現象並不能說明家庭就激“引起”心髒病,隻說明危機會使整個家庭失去平衡、無法控製應激。
對家庭生活衝擊最厲害的問題大都與家庭危機有密切關聯。如配偶死亡、離婚、分居、家庭爭論,婆媳、嶽父母與女婿間的糾葛,性生活不和諧,以及孩子成年離家,這些都是產生應激的原因。
每次家庭危機都會使家庭裏籠罩著緊張氣氛,這些危機妨礙一個家庭履行其正常的家庭職能。家庭的衝突還使發生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研究人員發現,大約75%的癌症患者在他們自己被發現有癌症之前兩年內,總有一名近親親屬去世。結婚20年或時間更長一些的夫婦,當其中一方去世,而另一方也會很快死亡,或者在前者死後15個月內也會患重病。這一實例充分說明人們依賴其他家庭成員的重要性,而殘廢帶來了極大的應激。應當說,能夠履行正常家庭職能的家庭是健康的。否則就是家庭出了問題,需要調整。
在家庭發展演變過程中,存在著極重要的發展階段。每一發展階段都會引起相應的家庭變化。這些主要包括:規則的變化,獲得和獻出感情的不同深度的變化,家庭成員聚焦時間長短的變化,以及壓力類型的變化。家庭在這些方麵的變化,影響著家庭的現狀和家庭的未來。一般說來,在家庭發展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問題。要了解問題,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必須了解一個家庭的不同發展階段。
家庭發展過程包括以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結合,包括求愛和結婚;第二階段:擴展,包括第一個孩子出生與第二個至最開一個孩子出生,第一個孩子上學,孩子青春期開始;第三階段:分離,包括孩子離家,中年期,家庭空虛,又喪配偶;第四階段:結束,退休,死亡。
科學家把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起的各式各樣的作用、各種類型的職責稱為角色,人們擔任的角色,在每個階段都不相同。夫妻結婚前後,以及第一個孩子出生後的性關係都各有不同。特別是當孩子在家庭中誕生後,夫妻間的自發性的性生活減少,計劃性加強,家庭每增加一個新成員都要求家庭成員間花費更多的時間、感情、興趣來相互接觸和交往。當孩子跨入學校大門,或正當青春期,開始向傳統的社會價值挑戰時,他們給家庭帶來了新的信息和經驗,這時家庭也許會竭力抵製來自家庭以外的新意識、新思想的輸入,或是試圖容納它們。外部壓力極易導致家庭內部的緊張氣氛。在家庭內部,傳統意識和新經驗之間的矛盾,常是家庭糾紛的重要根源。
中年會導致對性能力的關切、關心配偶的喜愛或關心配偶對自己的尊重,以及關心生活是否豐富多彩,是否有意義。退休以及老伴、好友的逝世會引起極強的孤獨感,到老年,尋覓感情支持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