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緩解家庭壓力(2 / 3)

在家庭自然發展過程中,家庭作為一種體係,在一定應激下,也許照樣運轉良好,也許會飄搖不定、甚至會完全解體。失業、酗酒開始,久病不愈,出生殘疾兒等等,都會極大地影響家庭生活的正常運轉和交流。在對付上述導致家庭危機的因素上,每個家庭的能力和方式各不相同。

家庭千差萬別,許多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常常大相徑庭。在對付來自社會的挑戰方麵,雖然每個家庭的方法不同,但卻通過一個渠道,這個渠道就是夫妻的雙向信息流係統。言語作為兩個有思想、有個性的人之間交流的信息,起著增強緊張或削弱緊張的作用。心理學家曾對如何在這個係統中消除家庭緊張做過不少研究,人們在尋求一種能順利瓦解各種內部壓力的理想家庭結構。

多數研究者一致認為。所謂“開放式”體係的家庭,在應付各種困難、壓力時有許多優越性。這種家庭體係的最大特點是意見公開。雙方都覺得有責往和有興趣去討論共同關心的甚至是有分歧的問題;雙方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而不用擔心被報複或受懲罰;在這種家庭裏生活的人們,並不忌諱談論在外人看來是十分危險的話題。公開的思想交流和愉快的談話取代了憂鬱和苦悶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生活格調使家庭成員精神健康,生病率也明顯降低。有人甚至至斷言,健康是積極有效地處理家庭問題的標誌。

變化和危機是生活的一部分,人們知道,在變化和危機的背景下,為何一個家庭欣欣向,另一個家庭卻難以生存呢?一個在緊張刺激狀況下仍能發揮良好的家庭內,夫婦雙方都懂得他們應當互相尊重,每個家庭成員都對生活寄予明確的期望,而他們心理的需要又是由於壓力性質和規模也不斷變化,所以,家庭是否有適應壓力變化的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討論上述問題時,我們看到,家庭中單個成員妥善處理好相互關係是家庭和諧的基礎。任何個人的精神壓抑都能引起情緒和行為的變化,這種變化常常是消積的,當愛人的精神有著沉重的負擔時,夫妻就不再有心思去探討別的諸如性生活的問題。如此看來,對某個家庭成員的壓力和要求,產生了對其他家庭成員也發生適應性的變化要求。

家庭危機和家庭變化能成為家庭發展、停滯、消亡的轉機。當適應性的變化導致家庭停滯時,人們感到神經緊張,機體處於本能的防禦狀態,如果出現家庭成員失去理智的情況,就標誌著家庭的適應性難以繼續。於是,家庭作為獨立的結構,在心理意義上或在生理意義上行將死去,這種“死亡”意味著一個家庭的活力和正常功能的喪失。而喪失活力及其功能的家庭,是不能實現它的社會目標的,這是在心理意義上說的。當家庭結構隨著離婚、分居、遺棄或親人死亡而崩潰,家庭的生理功能也壽終正寢。

進一步講,家庭的心理意義上的殘廢在家庭結構的形式上更多地表現為家庭成員權力的衝突,過分強調的個人的立場、個人的需要,取代了整體的共同需要,這些都深深地損害了家庭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基礎。

相反地,能夠很好適應變化的家庭,對分歧和個性則采取比較靈活的態度。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裏,分歧和個性並不被當成壞事或異端,而是被看成家庭和個人發展不可多得的優點。他們把對適應變化的反應,看作是家庭發展的必然步驟,而那種不能適應變化的家庭,則把分歧看成一種損害和威脅。一旦家庭把分歧視為一種對家庭穩定的威脅,那麼家庭隨外界環境變化而發生變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轉變成危機。許多危機衝突的結果,不是把家庭變得更能適應新的環境、具有新的活力,而是增強了家庭與外界以及家庭內部衝突的機會。這種危機在那種所謂“封閉式”家庭裏更為常見。由於封閉式家庭成員之間,忌諱談論的話題多,互相不理解、不諒解甚至彼此還有所提防,這已經降低了家庭的活力,因為在某種意義上,家庭活力是依靠成員之間信息的溝通來維持的,這就是所謂家庭的停滯現象。典型的停滯規律是這樣的:當家庭中出現分歧,爭論激烈時,就轉移話題或者幹脆回避所有爭論的話題,要麼就要求別的成員“理智些”。“理智些”常常是壓抑衝突,掩蓋分歧的作法。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感情疏遠,害怕自己不被寵愛和信任,於是人們格外害怕導致矛盾衝突的持續。不過,令人驚異的是,雖然分歧常造成不和甚至分居,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另一種情況:長期激烈地爭吵反而使家庭關係進一步地發展。也許這是具有某種特殊性格的人們感情接近的一種途徑。

不過,在一般處於“停滯”狀況的家庭中。由於互相責備,互相不理睬,互相不支持,喪失了家庭集體意識,使家庭本身就成了多餘的東西,即使有殘存的感情也隻是靠外界因素來維持的,或者借助某些幻想而存在,這樣一來,就等於否認了感情由家庭內部產生的一切可能研究者們在談及家庭如何適應社會變化時,總是強調思想交流的作用。

有人認為,最理想的家庭生存取決於成功的思想交流。如果發出的信息能及時傳達到對方,並回收到預期的理想信息時,這說明思想交流有效地存在著。

積極有效的思想交流需要哪些步驟、哪些方式?首先,發出的信息必須明白無誤,所要表達的內容應包括在內。如果你在談論某件事情,省略部分信息或過分強調另一部分信息都可能造成誤解。而誤解常常是家庭危機的根源。因此,要防止危機,先要疏通自己的表達,而詢問又是搞清不明確的信息的聰明辦法。另一種方法是複述。當你向對話者複述一遍你剛才所聽到的內容,對方馬上就會發現你是否正確理解了他的意思。至此,一次完整的交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