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預防工作中的緊張(3 / 3)

第五,欲獲他人支持首先以身作則。這一規則的要點在於承認這一觀念。假如我們受到輕視、侮辱和指責,我們就會產生沮喪心理,就會以為自己因不勝任本職工作而要麵臨失業在工作中促進積極感情氣氛這一概念的意義在於,如你期望得到下屬和同事的支持,首先要做出表率。去發現他們的優點並且明確地告訴他們所欣賞之處。這不意味著你總是附和他們,而是說明你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且尊重他們。隻有當大家感到有一分相互支持的力量時,他們才是在體驗一種同舟共濟的感情,這種價值既能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也能產生輕鬆、和諧的感情。

第六,察覺他人積極因素、發現自身動力。這是最重要的一條規則。如果你對自己厭棄,也就難以使他人感覺愉快。與自己過不去的人一般易於刁難他人,易於產生敵視態度,待人妄自尊大,而自己情緒卻常常消極低落。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則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和成功。並且更容易發現、肯定他人身上的優點和才能。與其說,工作中積極的感情氣氛的增長在於你自己,不如說熱愛自己、尊重自己才是改變他人行為的首要一步。

這些觀點轉變成行為,一旦你幹了件出色的工作,就是充分肯定自己。當你出色地完成項工作,就對自己說一些積極鼓勵的話並注意自己的心理感覺。在本周來,再看看自己是否比從前更經常地發現自身的能力。假如你成功了。那麼不妨照樣繼續這樣一個月,保持自我發現。在一個月後,讀讀自己的日記並回答下列問題:

在這點上,對自我持肯定的還是否定態度?

既然我承認自己良好的行為,工作是否輕而易舉呢?

當我承認自身能力時,我感覺更有競爭能力了嗎?

當我自我欣賞時,我還有更多的精力和熱情存在嗎?

當我感到自身的能力時,我是否更易發現他人身上的才能和他人的優異工作?

回答了這一係列問題後,你對自身的積極成果和積極行為有了正確的認識。假如你屬於那類總是嘮叨缺點的人,做起這些事來就很困難。有的人看來對自己的缺點錯誤十分著急,一旦他們受挫折,他們就很難看到自身積極行為的一方麵。隻要他們力爭不斷地告訴自己具體的成功實例,就可打破惡性循環。

除了把你的注意力放在積極行為以外,還有一種擺脫沉重的消極循環的最佳方法,就是再次分析缺點、錯誤的含義。當他們做錯了事總是自暴自棄,但在這之中常常暗存一種抱怨以及對一種完美的結局的期望。假如我們在心裏想象我們必須成功,那麼我們會竭力去想最壞的可能,或是陷入自我悲哀之中。假如你能在犯錯誤的情形下放棄過多的自我責備和自我懲罰,那麼通過分析犯錯誤因素則可重新振作起來。

這一做法的關鍵在於弄懂某種事物的多種關係。你不可能成為唯一“正確”的人。實際上,“正確”的東西總是相對的,有時是自我斷定的。不妨做做如下實驗,取一個硬幣,豎著立在地上。有兩個從不同方向看硬幣,一人從垂直角度向下看,一人從水平角度看,然後,讓兩人分別描述自己看到的東西。一人看到一條線,一人看到是圓形。誰正確呢?雙方都描述了客觀現實,但都不全麵。

即使兩個人在觀察同一硬幣時能得出完全不相同的結論,那麼什麼才叫犯錯誤呢?一般說,犯錯誤是指你做了違心的事或他人不願意你做的事,也就是說,犯錯誤就是給出一個不正確或不希望出現的回答。人們往往都有這樣一個明確的認識,基於你自己對過失的認識,就有可能避免惡劣的消極循環。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新方法反省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把過失看成是絕對的失敗或缺乏能力的象征。要不斷思索,失敗隻是增加了了解自己的時機,要了解出現失敗的內部因素。

例如,設想你意識到自己心理正在搖擺不定,就像是你完成了一件特殊任務,然而你眼下的工作卻出了差錯。你不應責怪自己或是竭力強迫自己小心操作,你應該認識到你的過失是自己造成的,因而自己也能補救,由於你發現了錯誤,就應把注意力轉移到可能導致過失的因素上。這就能找到緊張情緒的根源。你太累了嗎?在你工作環境中因哪種因素妨礙了你的工作氣氛而感到不滿?在犯錯誤背後是否存在心理因素?你與同行和老板之間、工友之間存在衝突嗎?家庭困難是否影響你去完成任務?

把糾正錯誤看成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機會。能幫助自己更現實地對待生活中的難題。不僅如此,還有別的有利方麵。對自己以及自己的言行要光明磊落,心胸坦蕩,這會使你自己更易接近他人。你會發現自己的反應是及時的、正確的,並且他與你自己本身的意願內容一致。你也會發現你更有可能鼓勵、支持他人。這樣做的結果是你將在積極工作氣氛中起到重要作用,而這種積極的工作環境將使你自己以及你的同伴減少甚至完全避免緊張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