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
真、善、美是人文主義的核心,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結晶,是儒學的精華。真、善、美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偉大的人生觀、價值觀。
“真”象征的是知識與理性,也代表了真理。真實,是道家最核心的東西。它包含兩方麵的意思:A真的自我,就是人最本質的內心。它相對獨立,靈氣十足,是人外在活動的內在動因。B真理,它是萬源之源,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宗。
善即是善良和愛心。佛家最講因果報應,勸人向善。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其意義為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因其所作所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美即和諧。和合,天地人和,天人合一,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人與自然的和諧,就是要天人合一,天地人和;人與內心的和諧就是要修身齊家,然後有機會就治國平天下。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就是禮,就是和。社會最高追求就是大同社會;個人最高追求就是內聖外王;外在表現手法就是禮樂,禮治。做到人和內心和諧了,就美了;做到了人與人和諧了,就美了;做到了人與自然和諧了,就美了。三者都做到了,就是美好社會,即大同社會。美也是客體作用於主體,使主體產生一種精神上愉悅的體驗,屬於精神價值。我們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我們追求真理,追求有愛的世界,追求和諧的世界。真、善、美就代表了我們所有追求的最高境界。它包容了五心:愛心、謙卑之心、讚美之心、包容之心、感恩之心。
愛心,就是愛自己的親人,朋友。對別人付出友愛之心,對傷害自己的人予以原諒,用一顆真誠之心與別人交往,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謙卑之心,就是要善於在別人的身上發現他們的優點。俗話說,學到老活到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勇於學習別人的長處。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在生活中不斷提高。但是謙卑並不是要讓你失去自信,讓你自卑,而是正視自身的缺點,並勇於改正。
讚美之心,就是及時讚美那些稍縱即逝的美麗;對別人要真誠讚美。在讚美中誕生友誼,在讚美中產生親情,在讚美中升華寬容。
包容之心,古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現實的生活中,人總有各種的缺點,而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能包容自己的缺點,為何不從我們自己做起呢?得饒人處且饒人,隻要我們在矛盾麵前,多為別人著想一下,包容別人就等於寬容自己。
感恩之心,就是在什麼時候都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感謝父母,把我們養大;感謝教師給予我們智慧;感謝朋友,孤獨的人生有你相伴;感謝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人生因你而坎坷,人生更因有你而精彩;感謝生活,給了我們啟迪人生的舞台……
這些都是真、善、美包含的內容。我們在追求財富權利的時候,追求的不過也是一種人生體驗。可是,一個人如果沒了真誠,沒了善良,沒了美德,他即使做出再輝煌的成績,也會被人鄙夷,自己更會失去幸福。
我們來自偶然,在人生的天空,相聚一堂。人生短暫,珍惜我們今天擁有的才不會為明天的離去而傷悲。
編者
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