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勝於雄辯”,為了說服對方,用事實說話是一種強有力的手段。不過,可作為例證的事實很多,隨意所舉的例子未必具有說服力,關鍵是要選取典型例證。
典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典型例證就是要以有代表性的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或反駁對方的觀點。就辯說而言,典型的選取,既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又要注意針對性,而最根本的是要使對方當場感到你的論據是真實的,論據不容置疑。
8揉麵說服
生麵與熟麵一起揉,更易和好麵。這是生活常識。說理工作也是如此,把尚未解決的問題摻在已解決的問題中進行解釋說明,可使難題很快得到解決。這就是揉麵說服。
揉麵說服的要點是:用對方承認的論據來說服對方。因此,論據要選取對方熟悉的道理,或者選取對方說過的話,以求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9喻證說理
事物的屬性顯現的程度不一,事物的道理有深奧與淺顯、隱晦與明了、抽象與具體之分。深奧的、隱晦的、抽象的事理,難以理解,如何使其變難為易呢?有效的方法就是喻證說理。
“喻”,指比喻、打比方,喻證說理就是用一事物的性狀來比喻另一事物的性狀,用“此”理比喻“彼”理。因而,運用喻證說理,以淺顯的、明了的、具體的理事來比喻,可以使深奧的、隱晦的、抽象的事理容易被對方理解和接受。
10誘導勸說
盡管對方言行不當,但直接勸說,容易造成對方的心理對抗,難以說服對方。作為有效的間接說服方式,誘導勸說可以消除對方的對抗心理,易達說服的目的。
誘導勸說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誘導,使對方一步步自然而然地順著你的思路理解,從而接受你的勸說的說理方法。
11變換角度
說服對方,有時不能一蹴而就。因為對方的言行,也有其根據,而你未必能一下就知曉,從而對症下藥。因此,為了達到你的目的,變換角度是十分必要的。
變換角度就是在說服對方的過程中,要注意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表達思想,當某一角度不奏效或不對路時,要及時更換新的角度,尋找新的突破口,把說服進行下去。
變換角度的最佳方式是:有靈活多變的策略,即你事先應有被對方拒絕的心理準備,並考慮好闡述問題的不同角度;一旦對方表示拒絕,就變換新的角度,再拒絕就再變換,直到達到目的。例如,國外一青年來到一家公司提出謀職要求:“請問你們這裏需要秘書嗎?”“不要。”“要采購員嗎?”“不要。”“要門衛嗎?”“不要。”“那麼,你們一定需要這個。”他拿出一塊牌子,上麵寫著:“本公司名額已滿”。公司老板笑了,最後這個人被錄用為銷售經理。
12辯明利害
利益為人所關注,但有時人們不一定能認識自己的某種言行將會對自己利益造成的影響。因而,在說理過程中,讓對方明白自己利益所在,從根本利益角度督促、提醒、喚起對方。這就是辯明利害。
13寓言說理
寓言是帶有勸喻或諷刺的故事,其基本功能是借助比喻,將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從春秋戰國時代起,寓言就已盛行,諸子百家的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國外也有許多寓言廣為流傳。這些寓言為我們進行說理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因此,寓言說理是我們應注意掌握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