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創意思維的具體運用(4)(1 / 3)

管理必須曆經三個階段,才會走向成熟。

第一階段:簡單經驗管理。

第二階段:係統理論管理。

第三階段:動態管理。

第一階段是感性管理,因為管理知識不太多。

第二階段是理性的管理,因為管理知識太多太多。

第三階段是感性約束理性的管理,因為知識已發生了量的質變。

這一階段的管理才是更接近卓越的管理模式。

2.是提價還是降價好

曾憲梓創立了“金利來”品牌後,為了保持其名牌地位,的確付出很大的心血。

1974年,由於石油危機的打擊,世界經濟處於迅速衰退的態勢,香港自然也不能幸免。股票行情劇跌。許多企業倒閉。無數工人失業。購買力大大下降。商家紛紛打出“大拍賣”、“大削價”的招牌來吸引並不熱心的顧客。

幸存的企業都在苦海中拚命掙紮。

“金利來”如果也降價處理,那麼他苦心經營的品牌就會完蛋。

曾憲梓在沉思……

十天後,他做出了大出眾人意料的決定:“提價!”

頓時,眾人大驚!

這玉疑是一場賭注。

拿金利來的性命以賭注。

結果呢?

他贏了。金利來贏了!

他勝利地渡過了黑色旋風,遙遙站據了領帶行業的領先地位。

葉舟評:在市場低迷時,他沒有步人後塵,人雲亦雲,而是分析利弊,以驚人的膽識,做出了超常規的決策:不僅維護了名牌形象,而且便品牌更加光彩奪目,堪稱管理中的經典案例。他深深地懂得:當人們都在大道上行進時,他卻選擇了小路,因為小路也許是最近的路!

3.從戰略退卻中崛起的摩托羅拉

今天,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摩托羅拉四個字。

20多年前,該公司的前身還是美國芝加哥公司的電視機製造分部,主要生產電視機。

不巧,日本電視查進入美國市場後,憑技術優勢給了摩托羅拉公司嚴重的打擊。

怎樣才能擺脫這場災難,於是出現了兩種主張:

一種是放棄電視機生產,另辟蹊徑。

另一種是與日本人死拚一場,“不信東風喚不回”。

公司總裁采用“蛙跳”戰術對員工說:“開拓新市場”。

於是利用自己的優勢,便選擇了無線電通訊設備。

市場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機遇稍縱即逝。

總裁說:“丟掉一切幻想!電視機這盤棋我們輸掉了,若不抓緊時機,無線電通訊設備也沒有希望了。”

在摩托羅拉發展史上一項至關重要的大膽戰略退卻決策誕生了。

不出所料,他獲得了戰略先機。

落後一步,十步難追。

於是,摩托羅拉在市場競爭中已領先了一步,牢牢占據了市場的霸主地位。

葉舟評:退一步海闊天空。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為了前進而後退,這種退卻就是一種積極的戰略。轉移,就是超前思維的體現。

善於退卻,顯示了企業領導的膽識和遠見。

今天,我們的許多國有企業也應該向摩托羅拉公司學習,否則,就會步履維艱。

4.為他人不為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