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創意與動態思維訓練(3)(1 / 3)

我們必須將所觀察到的這些影響,與其確實的原因互相關聯。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信我們所采取的乃是必要的行動,不然,我們就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使我們知道,若出現類似的問題,我們也會具有可預知性。否則,一切行動都隻是徒勞。

任何人,在受到壓力的情況下,我們對問題狀況的判斷常常會失去其客觀性。

當情況需要我們找出一個迅速解決問題的方法時,閃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一些以往的經驗、書上的經驗、別人的經驗等,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一種問題解決方案的定勢思維。

那麼,針對運動中出現的新問題就無能為力了。

正因為這一係列的原因,我們就應該對每一個問題進行一次原囪與結果重新定位。

要做到:

一個問題——一個定義。

這種分析技術,就非“動態分析”莫屬了。

5.動態地分析因與果

如:例舉他的目標不明確的原因。

也許是不懂得目標的威力。

也許他沒有製定出詳細的目標,其中包括宏觀的大目標,近期的工作目標,今天的行動目標。

也許他沒有將目標與手頭的工作掛上鉤。

也許他沒有通向目標的計劃細則。

也許他沒有將目標大聲地說出來。

也許他沒有將目標寫下來。

也許他沒有將目標貼在牆上。

也許他沒有找到實現目標的監督人。

也許他自己的心態消極,沒有及時地修正目標。

總之,在原因的結果之間的幹擾因素是多方麵的。

人類之所以能對世界了解得如此深入,主要與我們對事物發展之間的因與果的分析是分不開的。因果分析是分析的一種重要形式。

因與果的分析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支柱之一。

既然對因與果的分析這麼重要,那麼,我們在生活中熟練地掌握好這—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傳統的因果分析卻存在著很大的誤區和不足,也就是說,一般的因果分析都流於單因的靜態分析。

隻可惜,這種方法太有局限性,它隻是對這個複雜世界的一種平麵描述,它隻是一種理想化或絕對化了的模式。

很遺憾,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單純過,從來就不隻在兩個純粹關連的事物。這是一個互動互生開放的世界,一句話,萬物都是普遍聯係的。

也就是說,這個聯係是互為因果的。

甚至是多因多果的,是因果互生的。

而不是,絕對不是從小學、初中、高中課本中學的一個問題,一個答案,一因對一果,先有因,再有果。

現實中的因果要比這複雜得多。

因此,我們要想成功卓越,我們就得學會以動態的形式來分析問題的多因多果。

世界本就是複雜的多變化的動態的,一個事物一個人的變化因素也是多方麵的,我們要想分析問題的原因,我們就應從更長的時間段去分析,在更大的空間去分析,在更多的人和事物相互關聯的廣度上去分析。

6.因與果的關係表現形式

一因一果。

一因多果。

多因一果。

多因多果。

7.在動態分析中合並問題

策劃人為什麼那麼走俏?

因為“稀有”。

稀有的是什麼呢?

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明確說是合並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

我是中國傳教育方式教出來的,我深深知道:“從小我們就在趨同思維模式中長大,一個問題就隻有一個答案。

正規的學校教育,很少教過問題與問題之間還有關係,還大有文章可做,還可以合並解決。

總之,我們要想成為問題解決高手,就還得多從整體的角度來看看那些小問題,就還要得學會在一係列的矛盾群中敏覺地抓出主要問題,抓出關鍵問題,列出問題的綱與目,從而頭腦清晰地有主有次地解決之,而不是一個—個去分g,j解決。

如一個龐大的企業機構,其經營是多元化的,部分很多,產品更多,小到方便麵,大到導彈,每一項如果都要做單獨廣告宣傳的話,其費用自然相當驚人。且運作程序重複,那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