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牽掛和動機
1.什麼是牽掛和動機
人是世界萬物發展的最佳代表。人高於無機物、有機物,高於植物和一般動物。為什麼這麼說,原因有二:一是人是最自由的動物;二是人是有情感的動物。因為有自由的智力,我們能製造和修改工具;因為有情感智力,我們有了牽掛和目標。
所謂牽掛,就是心中在一定時空內對某種存在(目標)的一種傾向性感情。
所謂動機,是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該活動朝著某一目標進行,以滿足個體需要的內部動力。
世界的一切運動都是力量推動的運動。
人也不例外。
人的這個推動力就叫動機。
牽掛舉例:
父母牽掛著遠在他鄉子女。
子女在學校卻牽掛著家中好吃的東西。
有人牽掛著某種時髦漂亮的裙子。
有人牽掛著街角的電遊室。
有人牽掛著明天的考試。
有人牽掛著朝思暮想的佳人。
牽掛無處不在,隻要有人的地方。
因為,隻要是人就有情,隻要有情便有牽掛。
牽掛的側重點在對象,不在過程。
動機舉例:
嬰兒在喳喳大哭,這是動機在起作用。
他不斷暗示自己,堅持,再堅持,這是動機在起作用。
他在傍晚前非找到水源不可,這是動機在起作用。
他一致維持著相互的平微關係,這是動機在起作用。
動機側重的是過程,是為什麼。
那麼,動機的牽掛,就是對動機需求對象的一種情感牽掛。
2.我什麼都想要
①14種人類本能
清潔、建設、好奇、恐懼、饑餓、嫉妒、合群、謙遜、慈愛、幽默、忠誠、秘密、害羞、同情。
②人的7大需求
生理需求:
水、食物、氧、排泄等的需求。
安全需求:
人身安全、穩定、保護;避免疾病、恐懼、焦慮等。
f3屬和愛的需求:
友誼、結婚、生子、團體的並人、別人的關懷等。
尊重的需求:
人尊:注意、接受、支持、讚許等。
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勝任等。
認知需求:
對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決問題的欲望。
審美需求:
對稱、秩序、完整、完美等。
自我實現:
成功、卓越、潛能開發、自由、流暢。
3.要的強弱與結果
一是不想要。
表現為一種是完全不想要,另一種是不敢要,結果是當然得不到。
二是白日夢。
表現為空想,瞎想,隨便說著玩,隻說不練,不動真格,不知從何時何處開始,找不到通途,自己都不敢相信會成為實事。結果是,很快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
三是想要。
有也可,無也可,兩者皆可。努力爭取一陣子,三分鍾熱度,一有困難就退縮,幻想能找到捷徑。結果是,十有八九不能得到。
四是很想要。
表現為確實是他真正的目標,但似乎決心不夠,尤其是改變自己的決心不夠;等待機遇,靠運氣成功;假使做不到,轉而自我安慰。曾經努力過,也算對得起自己。很快就會換一個目標。結果是,有可能成功。因為運氣成功,也因為運氣失敗。
五是非常想要。
潛意識中那一絲放棄的念頭是決定他成功與否的關鍵。結果是,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六是一定要。
不惜一切代價。不達目的死不罷休。不成功,便成仁。
沒有任何借和謊言。沒退路。達不成比死還難受。達不成後果更加嚴重。結果是:必定成功。
4.隻要“一定要”就一定有方法
一定要是調動了內部潛能的要。
一定要是調動了自身智能的要。
一定要是調動了周邊環境的要。
一定要是鐵定了信念的要。
一定要是鎖定了目標的要。
一定要是滿腔熱情的要。
一定要是全力以赴地要。
那麼,一定要是不找任何借,隻找成功方法的要。一定要就是發揮了你所有的稟賦。
所以:你做到了一定要,就必定有方法的。
5.激活內部牽掛的方法
創意思維的最高形式大都發生在拋棄外部控製的狀態下,因為正是在這種狀態下,一個人才能輕而易舉地回到心靈深處的“直覺領域”,這是一個無意識的回歸,是產生創意必不可少的內部動機。
愛迪生一生發明1000多項專利,幾乎每星期都有一個科學技術發明問世,創造了發明史上的奇跡。
牛頓全身心地投入思考而將手表當作雞蛋投入鍋中的故事已家喻戶曉。
隻有全身心地“沉浸在工作”的內部動機驅動下,奇特的創意才有可能出現。
我一定要找到我最想得到的目標。
我一定要隻盯著一個目標。
我一定要無時無刻不牽掛著目標。
我一定要想像實現後會帶來的無窮好處。
我一定要找到更多的方法和途徑。
我是最棒的。
我要將目標,大聲地說出來。
我要當著大眾或親朋大聲說出來。
我要將目標貼在顯眼的牆壁上。
我要找到目標的監督人。
我要做出詳細地實現方案和步驟。
我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支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