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創意中的團隊管理(1)(2 / 3)

正如英特爾公司總裁安迪·格羅夫所言: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真正有創意力的人,有時往往給人留下大智若愚的印象。

策略4:向你的敵人學習。

這個世界沒有誰會真正重視你、關注你,包括你的妻子、朋友、父母、親戚、同事等等,但有一種人除外,這個特例就是你的對手、你的仇人。隻有他們才會真正關注你、分析你,研究你、超越你。

策略5:重建比改造更容易。

改造是在舊有基礎上的改造,所以改造是帶有遷就的改造,改造是半繼承的改造,而重建是一切從頭開始。重建是帶著新信心開始,重建是沒有過去陳舊阻力的開始,所以,重建更利於組織改造。

二、迅速提升團隊創意力的訣竅

1.如何將傑出人才變成創意精英

管理人絕不輕鬆,管理創意人更是難上加難。而管理那些有天賦、有潛力的人卻常常關係到公司的興亡。因此,任何想做大的領導都必須過這一關。怎麼過關?一是,管理人應明白,提高創意力不僅困難,有時還很痛苦,可以說大多數創意是“熬出來的”。

二是,要給創意人提供額外鼓勵。

三是,提供充裕的時間及隔絕的環境。

四是,管理者應向創意人提供空間,讓他們能夠進退自如,讓心中的概念發酵,醞釀出新點子。隻相信理智才能解決問題,有時也會扼殺新創意。

五是,有得必有失。創意者成就感越大,他的人際關係就越緊張。管理者應像助產士,在為創意接生時,必須注意產前陣痛,隨時給予關懷。

六是,應充分關注創意人的習慣,盡可能滿足。

七是,無論在事業或人生上,創意人早就認為自己充滿創意。

不過,這些人有時過高估計了自己。

八是,那些善於自我挑戰的人更富於創意力。

2.怎樣增進團隊的創意力

一是弄清創意之前的幾個問題。如:

改變的迫切性。

改變的範圍及方向。

改變的程度。

改變現狀與達成理想之間究竟有多大差距。

二是在動機與認知上界定明確的目標。同時要致力於:

促使大家不斷討論未來。

經常舉行臨時會議。

向傳統權威挑戰。

讚揚先鋒和達到目標的人。

淡化權力。

允許出錯。

加強學習。

三是明確獎勵製度,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並徹底了解它們在哪些方麵會強化現狀。

四是仔細審查職員、模範、英雄人物,以及現在、過去的成功者,到底有哪些共同的行為。

五是分析哪些慣例或習慣會有重要的影響?

六是有一個關鍵性的創意領導者。

3.創意應以實用為目的

企業創意應以麵向消費者為目的,而不要過分強調技術上的超前。

首先,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第一步應力求穩,而不是力求貪多貪大。

一切大都源於小。你隻有做好每一個小,才有可能穩步壯大和發展。

今天,無論是公司分支,還是產品本身,都有一種向高精尖的方向,向微型輕型的方向發展。

這是智慧的進化。

因為隻有小才能動作迅速,靈活多變。

隻有小,才能在迅速的跑中突然改變方向。

隻有小,才能更適合消費者和接近現實。

4.培養鼓勵失敗的精神

對失敗的鼓動精神,已成為了傑出公司的精神內涵之一,任何一位高層領導都有義務灌輸和培養這種精神。

創意鬥士必須經曆無數次的試驗,並遭受多少次失敗,否則你就不可能成功。

首先,作為領導,要認識到失敗是無法回避的。

既然無法回避,那麼,我們就應主動麵對,就應加速失敗的程度和頻率。

當然,鼓勵失敗,並不是鼓勵不負責任的草率行事,而是鼓勵那些前進過程中的不可測因素帶來的失敗。

當然,鼓勵失敗,並不意味著首次就不可以成功,這是不矛盾的,因這從定義上講開發新產品就意味著打破常規,向未知探索,就有可能掉進未知的陷阱之中去,當然,前麵沒有陷阱豈不更好。

此外,盡力控製讓更多的小失敗發生,而不讓慘敗發生。任何大失敗都是源於許多小失敗,我們隻要控製了小失敗,實際上就是預控了慘敗的結局。

其次是任何領導都必須注重失敗。

有價值的探索即使失敗了也不要緊,這不僅正常,而且是必經之路。

當然,我們不隻是理解失敗,而且應開發失敗,應主動開發失敗中的有利因子,確保不掉進同一條河裏。

再次是向一切妨礙前進的陳規陋習宣戰。

沒有不可打破的規定。

沒有不可打破的條條框框。

哪怕是自己以前製定的。

5.創意型團隊的三個角色定位

第一個角色:產品創意勇士。

他是一個研究者,不屬於一般搞行政工作的類型。相反,這種人多半看起來相當孤立、冷傲自負、言行怪異。但他深信他心目中的創意終會實現。

第二個角色:創意者主管

他一定也是從第一線走過來的。他經曆過整個漫長的播種栽培過程,他深深懂得如何保護一個具有潛力而合乎實際的產品構想,使它不受到公司組織的幹擾與阻礙。

第三個角色:領導者。

他是創意勇士的先驅,通常是公司的發起者或創始人,他本身是公司年輕一代的最佳學習仿效的楷模。

如果一個創意型公司不具備這三個角色,那麼,就很難克服前進中的困難,達成期望目標。

6.創意型團隊的信息交流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