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茶園高效施肥技術(1 / 2)

無公害茶園高效施肥技術

1、無公害茶園施肥原則

無公害茶園施肥應采用土壤養分資源綜合管理技術。首先,施用的肥料應保證生產的茶葉優質安全,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其次,為充分提高肥料養分的利用率和施肥效益,施肥時應在綜合考慮茶園土壤養分資源現狀,茶樹對養分的需求和吸收規律,肥料的性質和作用等基礎上,來確定肥料的種類、數量、施肥的時間和方式等。第三,應維護和改善茶園生態環境條件,不斷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避免施肥不當引起的土壤嚴重酸化、重金屬積累、水體硝酸鹽汙染等,促進茶葉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2、無公害茶園施用的肥料

無公害茶園可以施用的肥料很多,農家肥料有堆肥、漚肥、家畜糞尿、廄肥、綠肥、沼氣肥、作物秸稈、泥肥和各種餅肥等。商品肥料有化肥(如氮、磷、鉀、鈣、鎂、硫和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料(如根瘤菌、固氮菌、磷細菌、鉀細菌、矽酸鹽細菌、纖維素分解菌和複合微生物肥等)、腐植酸肥料(如泥炭、褐炭和風化煤等)以及各類葉麵肥、商品有機肥、有機無機複合肥、茶樹專用肥等。農家肥料施用前應進行無害化處理,以消滅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寄生蟲、病原體和雜草種子等。有機肥、微生物肥和腐植酸肥等肥料中的重金屬元素和農藥殘留含量應符合農業部的有關行業規定,如鉛、砷、汞和鎘的含量應分別低於60、30、5、3mg/kg等。茶園內禁止直接施用有害、有毒物質,如城市垃圾和汙泥等。

3、無公害茶園高效施肥技術

無公害茶園高效施肥技術,概括地講,應做到“一深、二早、三多、四平衡、五配套”,具體要求如下:

“一深”是指肥料要適當深施,以促進根係向土壤縱深方向發展。茶樹種植前,底肥的深度至少要求在30cm以上;基肥應達到20cm左右;追肥也要施5~10cm深,切忌撒施,否則遇大雨時會導致肥料衝失,遇幹旱時造成大量的氮素揮發而損失,而會誘導茶樹根係集中在表層土壤,從而降低茶樹抵抗旱、寒等自然災害的能力。

“二早”是指:⑴基肥要早,進入秋冬季後,隨著氣溫降低,茶樹地上部逐漸進入休眠狀態,根係開始活躍,但氣溫過低,根係的生長也減緩,故早施基肥可促進根係對養分的吸收。長江中下遊茶區,要求肥料在9月上旬~10月下旬間施下;江北茶區可提早到8月下旬開始施用,10月上旬施完;而南方茶區則可推遲到9月下旬開始施用,11月下旬結束。⑵催芽肥也要早,以提高肥料對春茶的貢獻率。據試驗,春季追肥時間由3月13日提早到2月13日,龍井茶產量增加。施催芽肥的時間一般要求比名優茶開采期早1個月左右,如長江中下遊茶區應在2月份施下。

“三多”是指:⑴肥料的品種要多,不僅要施氮肥,而且要施磷、鉀肥和鎂、硫、銅、鋅等中微量元素肥以及有機肥等,以滿足茶樹對各種養分的需要和不斷提高土壤肥力水平。⑵肥料的用量要適當多,每產100kg大宗茶,畝施純氮12~15kg,如茶葉產量以幼嫩芽葉為原料的名優茶計,則施肥量需提高1~2倍。但是,化學氮肥每畝每次施用量(純氮計)不要超過15kg,年最高用量不得超過60kg。⑶施肥的次數也要多,要求做到“一基三追十次噴”,春茶產量高的茶園,可在春茶期間增施一次追肥,以滿足茶樹對養分的持續需求,同時減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