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施肥技術
氮素化肥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強,淺施能滲透到根係密集層而被吸收利用。土壤中施入的銨態氮肥隨著降水的時期的不同,其滲透狀況也各異。例如將NH4+ -N肥於1月施入5厘米的土層中因降水至3月中旬,一部分滲透20厘米土層內,大部分在10厘米處;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一部分滲透至30厘米處,大部分殘留在10至20厘米的土層內。因此,氮肥淺施還要考慮各地的降雨量,土壤條件,根係分布深度、施肥時期和肥料品種等韻情深施。從根係較易吸收的NO3--N,生成情況看,在有機質缺乏的酸性土壤中,3月中旬以前,不同深度的土層中,未見到NO 3- -N,4月下旬至5月中旬,才開始增加顯著。可見,從NH4 +-N施入到根係能吸收利用,還有一個轉化過程。
氮肥的消長動態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從各種氮肥種類在不同土壤中的肥效看,火山灰土施菜籽餅、顆粒肥了,黏土質施硫酸銨、顆粒肥料效果最好、砂土質施各種氮肥效果均不夠理想。
磷肥在土壤移動性差,且易被固定轉化成水不容性的硫酸鹽,不利根係吸收。據觀測(1957),施入酸性瘠薄土5厘米除的過磷酸鈣,1至3月幾乎全部在地表下殘留下來;4月以後有所減少,20厘米以下幾乎沒有變化。可見磷肥淺施後,主要是固定在土壤表層,不能達到根係分布層內。所以磷肥以深施治根係密集層內為宜。
我國劉德林等(1983)對紅土壤山地溫州密柑園磷肥施用方法進行研究表明:(1)過磷酸鈣與豬糞渣混合施用,前期柑桔植株對32P的吸收成倍提高,而過磷酸鈣加石灰或過磷酸鈣家石灰與豬糞渣混合施用32P的吸收量,到後期才必為家石灰的提高顯著。(2)磷肥在淺施(16.7厘米)的情況下,短期內有利於根係吸收,但隨著根係的生長,淺施的效果越來越差,葉片中磷的含量遠不如深施(50厘米)處理的;(3)集中施磷比分次施磷,葉片含磷量增長8.14%至20.96%,果實產量增長25%,(4)經32P測定,溫州密柑園土壤對磷的固定高達70%左右,當公頃施等肥量的鈣鎂磷肥時其固定率可降低3%。
綜上所速,紅壤山土地果園增施有機肥料和石灰,能促進磷肥發揮肥效;磷肥與有機肥混合施較單施效果好;深施比淺施好;集中施比分次好。
在現代果園施肥中,特別強調根據果樹種類、環境條件及栽培措施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施肥時期、施肥亮、施肥方法及肥料種類,才能達到科學施肥,經濟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
2.生產上常用的施肥方法
(1)環狀施肥又叫輪狀施肥,是在樹冠外圍稍遠處挖一環狀溝,溝寬30至50厘米,深20至40厘米,把肥料施入溝中,與土壤混合後覆蓋。此法具有操作簡便,經濟用肥等優點,適於幼苗使用。但挖溝時易切斷水平根,且施肥範圍較小,易使根係上浮分布表土層。
(2)放射狀溝施是在樹冠下,距主幹1米以外處,順水平根生長方向放射狀挖5至8條施肥溝,寬30至50厘米,深20至40厘米,將肥施入。為減少大根被切斷,因內淺外深。可隔年或隔次更換位置,並逐年擴大施肥麵積,以擴大根係吸收範圍。
(3)條溝施肥即在樹冠外圍滴水線內外,挖溝20至30厘米,深30厘米的條狀溝。將肥施入,也可結合深翻進行。每年更換位置。此法適宜於寬行密株栽培的果園采用,較便於機械化。
(4)穴狀施肥即在樹冠外圍滴水線外,每隔50厘米左右環狀挖穴3至5個直徑30厘米左右,深20至30厘米。此法多用於追肥,如施液態氮、磷、鉀肥活人糞尿、沼氣肥液等,以減少與土壤接觸麵,免於土壤固定。
(5)全園施肥即在果園樹冠已交接,根係已布滿全員時,先將肥料撒於地麵,在翻入土中,深約30厘米左右。但因施肥淺,常誘發根係上浮,降低根係抗逆性。若與其它施肥法交替施用,可互補不足,充分發揮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