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施用化肥(1 / 1)

科學施用化肥

為科學施用化肥,更好地發揮化肥的作用,在施用中要做到“六不”。

一、銨態氮不可與堿性肥料混合施。銨態氮肥能與堿性肥料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氮氣,造成氮素損失,降低肥效。碳酸氫銨、硫酸銨、磷酸銨、氯化銨、氨水、碳酸銨等都是銨態氮肥,堿性肥料如草木灰、鋼渣磷肥、石灰氮、石灰等。

二、碳酸氫銨不可淺施。碳酸氫銨極不穩定,在常溫下容易分解,深施(深度大於6厘米)後要立即蓋上。此外,碳酸氫銨不能作種肥,以免燒種。

三、含氯化肥不可施於鹽堿土及忌氯作物上。含氯化肥有氯化銨、氯化鉀等,在鹽堿地上施用會加重鹽害,不利於作物生長。忌氯化作物有甜菜、馬鈴薯、葡萄、煙草等作物,施用含氯化肥使其產品質量受到影響。

四、硝態氮化肥不可用於水田。硝酸銨、硝酸鈣、硝酸鈉等硝態氮化肥在水稻田解離出的硝酸根離子,極易隨水淋失或被消化細菌作用,造成氮素損失,降低肥效。旱地也應禁止在大雨前施或施用後澆大水。

五、尿素施用後不可立即澆水。尿素施入土壤後,以分子狀態存在,很容易隨水流失,所以施後不宜馬上澆水。尿素也不宜表施,也應適當深施覆土。

六、硫酸銨不可長期連用。長期施用會增加土壤酸性,破壞土壤結構。在石灰性土壤中,硫酸銨中的硫酸根離子會與鈣發生作用,使土壤板結,肥力下降。所以各種氮肥要交替施用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