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3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1 / 1)

2013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素材運用廳

2013年9月12日,2013年度“搞笑諾貝爾獎”在美國哈佛大學揭曉。媒體評述,這些研究看似“無厘頭、滑稽”,卻是“真正的科學”,成果“乍看可笑,過後發人深省”。

格“物”窮理

“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獎項名目和數目不固定。2013年頒發了首個“生物學與天文學獎”,獲獎者是瑪麗·達克和她的同事。他們發現,蜣螂,即屎殼郎迷路時會通過看天空中的銀河來“導航”。先前有研究顯示,屎殼郎會用月亮確定方位。達克的研究團隊弄清了這些昆蟲的該項本領。該研究有助於開發小型機器人的導航功能。“概率獎”得主貝爾特·圖坎普的研究推斷,牛趴的時間越久,站起來的概率就越大。而一旦牛站起來,人們很難預測它再次趴下的時間。牛臥倒和起立與牛的經期、疾病和環境改變有關。圖坎普的研究可應用於農牧業。

度“人”致知

布賴恩·克蘭德爾和彼得·斯塔爾以自己做實驗品,獲得“考古學獎”。兩人不經咀嚼,吞下半熟的鼩鼱,通過研究自己的排泄物,了解人體消化係統如何“處理”食物中的骨頭;並將其與古人排泄物進行對比,以探究古人吃什麼、在哪裏吃。阿爾貝托·米內蒂獲“物理學獎”,他研究涉及流體動力學的相關理論。他認為,一些人可以在水麵上奔跑,實現“淩波微步”。以一些“水上漂”昆蟲為樣本,米內蒂推斷,人類在特定重力環境、以特定頻率踩水,就可以在水上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