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連浩特市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實踐與思考(3 / 3)

(三)製定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總體規劃

我市作為口岸城市,主導產業以國際貿易和物流、外向型加工製造、跨境文化旅遊等為主,經營主體絕大部分為非公有製企業。為了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必須從總量與結構、機製與體製、資金與項目、政策與環境等方麵進行總體規劃,協調好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的關係,形成有利於非公有製企業發展的軟硬環境。

(四)加強非公有製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力度,提高企業用人水平

1.加強非公有製企業家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工商聯和行業協會的作用,通過適當的培訓提高非公有製企業決策者的水平。要大力創造條件,組織非公有製企業家參加有關企業經營管理、外貿、法律等知識講座或培訓班,組織企業家外出參觀考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尋找差距;要增強民營企業家的愛才、用才意識,實現由家族式管理向現代企業製度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競爭力。

2.重視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有效使用。非公有製企業需要轉變理念,在對待人才方麵要采取更開明的態度,采取物質的和精神的手段留住人才、引進人才,並將各類人才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此外,企業還要營造全員的創新環境,采取不同手段激勵廣大員工的創新激情,在注重傳統的物質和精神鼓勵的前提下,積極探索采用創新收益分成這一新的激勵措施。

(五)走創新之路,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主衝破“小富即安”、“富而不露”的思想束縛,通過引進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加快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形成一批實力較強的民營企業。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防止同業之間過度競爭。鼓勵引導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率先發展高科技產業,實行多種形式的產、學、研聯合,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開放的穩定的合作關係,吸收消化國際上先進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不斷推進民營企業產業升級。

(六)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立足國際環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積極扶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與國際市場的融合與接軌。支持國內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到蒙俄兩國和地區開展境外能源資源開發,加強民營企業境外高新技術和先進製造業投資,促進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國內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支持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積極開展境外基礎設施、農業和服務業投資合作,建立國外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提高企業國際競爭能力。

(作者單位:內蒙古二連浩特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