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製約我市非公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對外依存度較高,易受國際環境影響
我市作為口岸城市,企業主要以外向型企業為主,企業所需的原料均由內地供應,市場則以蒙古國為主。口岸貿易易受國際環境影響,如果蒙古國購買力下降,將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
(二)產業層次低,市場競爭力差
我市民營企業還處於資本積累和發展的初級階段,中小企業居多,設備科技含量低,技術改造相對滯後,導致企業發展後勁不足。產業層次不高,大多從事傳統的批零貿易業、餐飲業和交通運輸業等傳統服務行業,為大產業、基地的配套服務能力不強。
(三)非公有製企業管理落後,人才短缺的問題比較突出
我市非公有製企業多是家庭式企業,管理體製主要表現為“家族”和“親緣化”特征,管理粗放、落後,缺乏約束機製,決策隨意化,現代經營意識不強。企業普遍沒有建立科學、規範的人才引進、留用和培養機製。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企業能力不足,製約了非公製企業的做大做強。
(四)融資渠道不暢,企業資金短缺
企業資金短缺,融資難,一直是製約非公有製企業發展的“瓶頸”,限製著非公有製企業的發展、壯大。由於民營企業規模小,抗禦風險的能力低,銀行對其信貸資產保全驗證、防範風險難以落實,導致民營企業進入直接融資或間接融資市場困難較大,致使相當部分企業置身利率高、風險大的民間金融市場,影響了發展。
(五)宏觀服務和指導滯後
目前我市還沒有建立統一協調的非公有製經濟管理體製,統計指標體係和形勢分析監測製度也不健全,難以進行宏觀判斷和決策,政府對非公有製經濟的宏觀服務和指導滯後。
三、促進我市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發展非公有製經濟是促進二連浩特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關鍵,並直接影響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非公有製經濟發展需要通過各方麵的體製、機製創新,對非公有製經濟的製度供給和有效服務,形成良性的製度、服務互補,為其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今後應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麵工作:
(一)進一步優化環境,為加快非公有製經濟發展提供條件
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主動為民營企業搞好服務,加強對民營經濟的宏觀指導。進一步清理有關政策,在財政支持、稅收優惠、技改立項、發行股票債券等方麵,對民營企業給予扶持幫助。努力拓寬融資渠道,改善金融服務,探索建立以政府財力為引導,以擔保機構為主體,以商業銀行網絡為基礎的信用擔保體係。按照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運作市場化的要求,積極培育中介服務市場,形成完善的中介服務體係。
(二)拓寬非公有製企業融資渠道
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需要標本兼治,主要出路和措施在於提升市場經濟體製下非公有製企業參與市場經濟的競爭實力、轉換銀行經營機製、優化投資環境等。積極引進地方商業銀行和股份製銀行,壯大二連浩特市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實力,增強對非公有製企業的貸款能力。鼓勵商業銀行創新金融產品,大力發展貿易融資等各類信貸業務,鼓勵具備條件的非公有製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和股票,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加快社會信用體係建設,建立專門的非公經濟中小企業信用評分係統,較好地解決金融機構與非公經濟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對企業實行較好的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