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當一個錯誤認識被當時的社會作為正確認識、作為主流文化進行傳播時,對於人們的影響很大,人們會把這個錯誤認識當成是絕對正確的,這時,如果有人對這個錯誤認識提出質疑,就可能會有另一些人不假思索地對質疑表示反感。實際上這是一種很不理性的行為。既然人們對於事物的認識可能會出現錯誤,既然不能保證自己的認識百分之百的正確,那麼就應該理性地對待別人的不同意見,應該聽一聽他的話到底在不在理,有沒有事實的根據。
正確決策來自於清醒判斷,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是決策者必備的素質。保持清醒的一個很重要方麵,就是認真傾聽各方麵的意見,特別要聽取不同意見。決策者通常經驗豐富、能力出眾,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再精明的決策者也不可能了解方方麵麵的信息。決策僅憑主觀判斷,隻從自身出發,難免產生偏差。不同意見多來自於決策層之外,是專家觀點、基層看法、群眾呼聲的真切反映,是決策者獲取全麵信息的重要渠道。決策者了解的信息越充分越全麵,就越能避免決策失誤。
如果一聽到別人的不同意見,就反感,就不想聽,實際上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因為這樣就有可能失去了幫助自己改正錯誤認識的機會。正確的做法是要讓人家把話講完,而且要耐心地聽,然後再思考思考。
有的人常用“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來回避不同的意見,這個觀點也是不理性的。對於同一個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這確實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一種狀態,可是在不同的認識中就很有可能存在錯誤的認識,我們有什麼理由能夠肯定自己的認識是一定正確的?又有什麼理由能夠說明別人一定是錯誤的呢?一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一個人認識問題的思路往往也是很有限的,如果我們能夠保持理性的態度,能夠真正地對自己的認識負責,別人的不同意見正好為我們認識問題提供了不同的思路。用道理重新衡量一下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對於自己樹立正確的認識,會有所幫助!
知識淵博、社會閱曆豐富的人,會更全麵、更深刻地認識事物,對於他們的不同意見,我們應該認真對待,特別是初入職場的員工,更應該虛心地傾聽他們的不同意見,如果此時以各人的認識為理由來維護自己的認識,就很有可能在維護一個錯誤的認識。
伽利略寫的“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基於長期的經驗,我似乎發現,人們在認識事物時處於此種境地:知識越淺薄的人,越欲誇誇其談;相反,學識豐富倒使人在判斷某些新事物時,變得甚為優柔寡斷。”也許我們不能成為知識淵博的人,但應該學會在判斷事物時“優柔寡斷”,這樣會有助於我們克服自以為是的不良心理。
能夠傾聽他人的不同意見,勇於自我否定是一個人的良好品質!也是專業精神的一種特質所在。
自動自發,全力以赴
所謂的主動,指的是員工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現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現,以及擁有“為了完成任務,必要時不惜打破成規”的智慧和判斷力。自動自發,就是不用領導交代,就能全力以赴地完成工作。工作需要一種積極主動、自動自發的態度,隻有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工作,我們才能順利地完成任務,取得成功。
如果隻在別人注意時才有好的工作表現,那麼你永遠無法抵達成功的彼岸。嚴格的做事標準應該是自己設定的,而不是別人要求的。如果你對自己的期望比領導對你的期望更高,那麼你就無需擔心會失去工作。同樣,如果你能達到自己設定的最高標準,那麼升遷晉級將指日可待。
自動自發是一種對待工作的態度,也是一種對待人生的態度,隻有當自律與責任成為習慣時,成功才會接踵而至。絕大多數成功的創業者並沒有任何人監督其工作,他們完全依靠自律工作。“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試想一下,如果你對自己的工作都不能全身心投入,還奢談什麼開創自己的事業。
自動自發是對自己負責任的一種精神。許多成功的人並不一定天賦很高,是勤奮使他們一步步走向成功與輝煌。與此相反,很多天賦很高的人卻常常因為自己的放任與懶散而日趨平庸,甚至一事無成。
如果你想獲得成功,就必須自動自發、積極主動地工作。當你養成自動自發、積極主動的習慣時,你就有機會成為一個重要的人。那些成就大業之人和凡事得過且過之人之間的最大區別在於: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積極主動地工作,同時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