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良好的職業心境
道德修養有可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認識到我們應該控製自己的思想。做一個優秀的員工,首先要注重培養自己良好的職業心境,這樣才能達到你的專業目標,很好地為專業精神服務。
心境決定環境!很多時候確實是這樣,心境決定著我們態度,心境決定著我們效率。好的心境提高我們執行的效率,提升著我們的業績。
邦迪是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畢業後直接進入了埃克森-美孚公司,雖然畢業於名校,但是由於他從小在農場長大,知道幸福生活來得艱辛,所以他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職業心態:幹好身邊的工作,為明天積累經驗。
邦迪從到公司應聘的第一天起,他就耐心地做著分內的工作,沒有怨言,人事部官員對他的評價很好。一年後,邦迪被派往總部接受培訓。如今,他已經是這個跨國公司的一位區域經理了,負責產品的銷售和開發。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愉悅的心境,那麼可以說我們已經喜歡上了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那麼這份工作就成了自己真正的事業了。
對於員工來說,成功意味著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同時還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可是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不可能對每個項目都保持著同樣愉悅的心境,所以,我們可以試著把那些硬性的工作與那些有趣的工作協調、融合在一起,進而從中取得某種平衡,達到工作的最高境界。
高效率的人士,除了樂在工作外,也能從高效率本身獲得愉悅的心情。這些人未必都是工作狂,不過,他們卻以自己的成就和效率而驕傲。
每個人都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心境和行為。選擇怎樣的工作態度,決定我們是否擁有快樂的心境。
我們可以不去考慮選擇的動機是什麼,但要利用一種選擇,讓我們不僅能夠享受工作的樂趣,也能夠把工作做好。例如,每天進入公司,我們感謝能夠依靠工作維持不錯的生活,使我們不必做其他讓自己覺得無趣的工作,這也是一種應有的態度,一種良好的心境。
我們所知道的那些高效率的人,都選擇了自己相當喜愛的工作,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這種心境的追求。李·雷蒙德先生曾經說過:“你不但要享受自己的成就,也要享受自己的計劃。不管你的工作多麼低微,你都必須對工作保持興趣,因為在不斷改變的時間財富中,這才是你真正擁有的東西。”
以最好的心境對待工作,工作回報給我們的就是更大的快樂,我們的工作效率也會因此而提高。
在競爭的今天,打造良好的心境很重要,這不僅僅是專業精神所必須具有的,它還會讓你高效率工作,在工作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專業精神的基礎上,打造你的心境吧!這有可能是通向成功的一道階梯。
把複雜的工作簡單化
不管你所處的工作環境多麼惡劣,也不管你的工作擔子有多麼重,你絕對有能力扭轉不利情況,所做過的美夢終必有成真的一天。然而如何才能實現呢?隻要你凡事都專業地去做,拿出你蘊藏於身的專業精神來,這股力量可以立即改變你工作中的任何層麵。
同一件事情,讓不同的人去做,有的人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用最簡單的方法去完成;有的人借助各種工具,借鑒別人成功的經驗,用了很長的時間卻還沒有找到答案。這是為什麼呢?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前者遇事喜歡簡單化,喜歡用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後者則拘泥於形式,以為複雜就是完美,就是智慧。其實不然,將問題簡單化,學會砍削與本質無關的工作,抓住根本,用最簡略的方式對問題進行表述,這才是專業員工們解決問題時最常用的方式。
你越投入,工作就越顯得簡單。當你認真地想做,一切都變得很有可能,沒有什麼是太麻煩或太困難的。障礙就像田徑賽的欄柵,等著被征服。外來的幹擾不過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並能激勵人繼續進步。
反之,投入意願很低的時候,任何工作都會對你產生威脅。事事讓你感到棘手、頭痛,精力與熱情也跟著低落,就像必須用雙手推動一堵牢固的牆似的,要費好大的勁兒才能完成某件事情。
明代馮夢龍曾說:“世本無事,庸人自擾。唯則通簡,冰消日皎。”
愛因斯坦也一直把追求形式的簡單性,作為科學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條件之一。他說:“科學家必須在龐雜的經驗事實中,抓住某些可以用精密公式表示的普遍特性,由此探索自然界的普遍真理。”
多貝克決定開一家帽子專賣店,他親自出馬,設計了一塊招牌,在上麵寫著“多貝克帽店,製作和現金出售各種禮帽”。然後請朋友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