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武英殿軍務院,針對孫承宗提到的關城內不能駐紮太多軍隊城外駐軍又無法禦寒不能長久的問題,眾人又各自提出了不同看法。有的說關城內先駐守一些守關的軍隊,其餘的軍隊駐紮在五裏外的寧遠城,但反對意見說五裏太遠怕無法顧及;有的建議在關下就地再建新城,但建城費用又成問題也沒有解決一點擊破全線潰敗的弊端。
這時天啟問道:“這軍隊吃什麼好東西每年一人要花幾十兩?人每天吃人參燕窩?馬每天吃肉喝酒?”
熊廷弼說:“皇上,這當兵不是隻吃糧他還要餉的,本地兵還帶有妻女等家裏人,餉銀拿回家買糧給家裏人吃飯。”
天啟說:“這是個虧本的買賣,而且是虧了大本。成天不幹事還要錢養家,這樣的人應該趁早打發走。”
孫承宗大驚道:“皇上,這當兵吃糧拿餉天經地義從來就這樣,天底下也找不到不要糧餉的兵。”
天啟想了想說:“這樣,寧遠關建成後把山海關到寧遠關這一地區劃為軍事管製區,每人發身份牌限製隨意進出。這裏麵的所有人不分軍戶民戶都由朝廷供應糧食,每幾天發一次糧按家庭發放,單身的集體開夥吃飯。白吃了糧就要做事,有膽的就參加軍事訓練,訓練合格就出關襲擊敵人搶劫敵人的財物,膽小的就修城壘土、種地打魚,老弱婦孺就洗衣做飯、養豬種菜讓人人都有事做。土地所得隻交一成稅賦剩下的均分。隻有一樣就是沒有餉銀,要銀子可以去敵人那裏搶,搶回來跟朝廷對半分,這樣才不是虧本買賣。”
王在晉聽了後說:“隻給糧不發餉臣怕當兵的不願意,到時候引起嘩變就不好了。”
天啟說:“不願意的人就讓他滾蛋回老家去,敢鬧事的直接拉出去埋了。不過朕想一般士兵知道自己和家人都能有糧吃是不會鬧事的,隻有那些軍官因此吃不了空額恐怕會不滿,沒關係,誰鬧得凶就用心查他,沒準能找出一堆吸兵血的蛀蟲出來。”
高第說:“那經手糧草的人權限太大,他們會不會從中漁利呢?”
天啟微微一笑道:“這個朕有辦法,最多讓他們吃飽了再吐出來就是,撈得太不象話的埋了重新找人,就這一塊地進出都要受到限製,貪了東西能藏哪裏去?”
張維迎說:“隻給糧不發餉那官兵及家屬要買衣買油鹽等零用又怎麼辦?”
天啟說:“不是叫他們種田打魚養豬種菜嗎?一切所得朝廷都拿銀子按市價回購,扣除一成稅收後全部均分。朕想到時候會有很多人搶著來的。”
熊廷弼說:“那土地是否要均分?”
天啟說:“土地是國家的不分,軍事管製區內的土地全部收歸國有。”
孫承宗問道:“皇上所言不假,白吃糧交隻一成稅所得均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來。那人越來越多開銷就越來越大朝廷難以為繼怎麼辦?”
天啟說:“那就是你們的事了,到時候要不就打出去在三岔河邊上立幾座關城再圍一塊地安置多餘的人,要不就讓多餘的人全部跟建奴拚光,兩者都可以。”
看眾人不說話天啟繼續說:“隻給糧不發餉銀子至少會節約一半以上,就可以拿來解決內部問題,現在全國各省都在受災,不想辦法解決朕想不用建奴打過來朕就會被缺吃少穿的暴民趕出紫禁城的。”
盧象升這時候說道:“皇上,開始孫大人說關城的特點就是一點突破全線潰敗,下官深以為然,寧遠關也是關,怎麼保證寧遠關的絕對安全呢?”
天啟說:“其實前幾天你們商討問題時不止一次提到山海關的不足之處,朕這兩天也一直都在想如何讓關城不破的問題,昨晚夢裏想到了一個絕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