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跟思琴和春英的對話,天啟大概明白了現在的一些狀況。既然朝廷不可能像神仙一樣,通過各種神通把商品公平地散發到每家每戶,那麼商人就有他必須存在的理由。百姓們用辛苦勞作換回的銀錢買商品,首先就需要信任商人以及商人手中的商品,這個信任是建立在朝廷對商人的有效監管前提之下的。百姓信任商人才不會害怕吃進嘴裏的東西會使自己拉肚子,也不會害怕穿在身上的東西兩天就壞,一切都是以信任為前提的。
對朝廷來說,既然在商品流通過程中撇不開商人就需要對他們既利用又監督,既團結又製約,這就跟對朝中的官員一樣。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製約手段,商人跟官員都會侵犯百姓的利益,隻不過朝中官員是利用手中的行政手段豪奪,商人則利用經濟手段巧取,在侵犯百姓的利益的方式上兩者可算是殊途同歸是一丘之貉。朝廷隻有通過有效的監督製約,才能夠限製住他們不斷膨脹的野心,才能獲得百姓的信任。
但是,這個信任也不是單一的,商人需要百姓的信任,朝廷也需要商人的信任。百姓對商人的信任建立在朝廷對商人的製約上,那商人對朝廷的信任又應該建立在誰對朝廷的製約上呢?軍隊武裝等暴力手段商人是不允許有的,菩薩保佑也是不靠譜的,至於說賭咒發誓,現在誰還信那玩藝?
由於大明朝廷兩百年來對商人的限製和輕視,使得商人也對朝廷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加上沒有強有力的手段保護自己的安全,商人們隻有一個辦法就是隱藏。隱藏銀子隱藏店鋪隱藏作坊無所不隱,甚至有的人把家人也隱藏了起來,目的就是裝窮。沈萬三不就是一不小心露了富才被朱元璋幹掉的嗎?血淋淋的事實迫使商人們隱藏實力,到後來還加速了獲取財富的速度。
據說有種鬆鼠,每到秋天它就在焦慮中不停地儲藏食物,人們到後來發現它儲藏的食物足夠它吃三年有餘,但它還是不知疲倦地到處找食物,最後人們的結論是這種鬆鼠有食物缺乏焦慮症。商人也一樣,害怕自己一夜之間又回到一窮二白的原始狀態,就不停地賺錢越多越好,雖然說這裏麵有他們永不滿足的貪心,但對朝廷的不信任也是原因之一。
想明白這些,天啟決定給商人們吃顆定心丸讓他們增加對朝廷的信任,隻有商人對朝廷信任了,利潤兩成封頂的製度才能夠得到落實,也才不會引起人們的不滿。其實人根本不需要那麼累的,隻要利潤能夠得到保證,未來不是漆黑一團,大家完全可以過得更輕鬆更簡單,也更幸福。
第二天上午,天啟讓談敬把信王、葉向高、韓爌還有劉一燝叫到養心殿來,他要親自說清楚商人與朝廷之間的信任問題。在談敬去傳人時,天啟看著桌子上香爐裏的煙霧發呆。昨天晚上,天啟親自看到談敬把裝著黃玉的盒子放到塔底的鐵網上然後叫人用磚封堵上,那一瞬間好像是把自己的某個命運之門關在了那裏,剩下的是在茫然中等待時機。也許這個時機好幾十年也不會有,但至少有個希望,很多人不就是因為某個希望才活下來的嗎?
當信王和葉向高等人來到養心殿時,天啟並沒有先問被關的大戶贖身之事,而是問起了災民的安置問題。半月前的大爆炸使得好多人無家可歸,還有數千戶人家的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雖然能住但有危險。天啟跟孫承宗商議後緊急調派趙率教的兩萬人馬進京救災,並且讓葉向高和韓爌兩位協理大臣專門關注。這半個月過去了,沒有專門的奏章對這事的進度作個說明,隻其它奏報中偶爾提了幾句什麼人員安排和糧食調配的事但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