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收拾殘局(上)(1 / 2)

天啟來到養心殿時,信王等人已經在裏麵等著了。一般來說就算城府再深的人做了坑人的事,都會有那麼一點點不好意思。信王、劉一燝、劉宗周三人把爛攤子甩給天啟解決,這本身就有些坑人的味道,但他們不但沒有愧意反而還麵露得色,像是立了功想要天啟表揚。劉一燝和劉宗周人老成精不用說他們,連信王也是意氣風發的樣子,讓天啟很是不解,是黃尊素、錢謙益等人把信王教得寵辱不驚了還是另有原因呢?

天啟待三人行過禮後給他們賜座,首先問信王道:“信王,這一陣獨立處理政務院中事務,感覺怎麼樣?有沒有感到吃力?”

信王麵帶笑容說:“回皇兄話,一開始有些緊張,覺得沒了依靠心裏頗為忐忑不安,不過好在政務院中幾位老臣得力,加上聖學院中的劉大人和都察院的高大人鼎力相助,倒也沒有什麼吃力之處。”

見信王很自信的樣子,天啟直接問道:“這幾天很多人都在問關於原路商局和中央錢莊股份的問題,你們是如何解決的?”

信王說:“臣弟跟政務院及聖學院中好幾位老臣都商討過,大家一致的意見是拖,拖到三五年後等朝廷有錢了重新布局。這其中由於牽涉到朝廷的信譽,所以不宜強行要求股東們退股,最好是他們拖不起了自己要求退出。”

天啟想了想說:“為兄剛剛答應他們的股份代代相傳世襲罔替,你們現在這樣做可是有什麼別的考慮?”

信王說:“去年皇兄給臣弟請了文震孟、黃尊素、錢謙益幾位師傅,臣弟跟他們學習了半年很有感悟,認識到處理政務不能憑感情要注重利益和比較得失。”

天啟點了點頭說:“看來信王有了長進,說說這次要退股是如何考慮的。”

信王說:“從利益角度看,開始出讓股份是因為朝廷沒有銀子,為了給士兵軍餉和移民,皇兄都逼迫得去抄家做惡人。當時朝廷有項目但沒銀子,商人大戶有銀子但沒處投資,互相合作隻不過是權宜之計,現在度過了難關自然要把各自的位置擺正。收稅、造幣等都是朝廷的事務,商人賴在裏麵也不是個事,可以說今年年初成立的這個股份實體已經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

天啟說:“那他們不鬧?不會說朝廷是過河拆橋?”

信王說:“商人都是逐利的,隻要給他們一些利益補償,他們不會不滿意。臣弟的意思是允許他們自由將一批銀子換銀幣隻收火耗不收稅,算是對他們的一次性補償。再加上允許他們從商業轉向工業,工業利潤不作兩成封頂限製,讓他們有了長期投資項目,他們應該很滿意。這兩項因為事關重大已經給皇兄呈報過,見皇兄沒反對臣弟才大膽讓政務院下令的。”

天啟想了想說:“收稅和造幣是朝廷事務,政務院收回無可厚非,現在商人們得到補償也沒有了意見,可以算是各得其所。不過剩下的股份都集中在公路局和銀幣的使用上,現在錢莊的借貸利息下調沒有什麼收益,公路局的修路事務也陷於停頓,這樣做怎麼保證股東們的收益?這個問題不解決好恐怕難以服眾。不瞞你們說,這幾天宮裏宮外很多人都通過各種渠道向為兄打探消息,你們應該及早拿個條陳出來。”

信王說:“臣弟沒想到他們會去騷擾皇兄,是臣弟考慮不周請皇兄恕罪。這件事的具體思路是聖學院集體理出來的,臣弟知道道理但怕說不明白,還是由劉宗周劉大人來說吧。”

見天啟點頭並望了過來,劉宗周說:“皇上,開始信王說做事要考慮得失利弊,臣等這樣想也是經過仔細比較的,好在還沒有最後定下來。本想過兩天最終決定了向皇上稟報請準,今天既然來了就說清楚,假如皇上覺得不妥臣等可以改正。”

天啟說:“朕不是聖人也沒有多聰明,所以不想多幹涉,隻不過是因為有人煩所以問一下原因,你們隻要真有道理朕肯定支持。劉大人先說說你們是如何比較得失利弊的吧,也好讓朕心裏有個底。”

劉宗周說:“臣等原來通過對人和貨物的流動數量進行分析,認為出京的幾條路都很繁忙,這種繁忙還是除開了來往官員的數據,因此認為離開了商稅公路局的收費也能夠獨立經營。後來經過仔細分析,發現這些人流很多是向北的移民,還有京中及附近地區災後修建引起的假繁榮。所以現在的公路局已經沒有繼續經營活動的必要,至少三五年內不需要修建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