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歸納演繹(下)(1 / 2)

天啟被信王一席話搞得哭笑不得,搖了搖頭對信王說:“你這樣唯一的目的就是方便給娶了媳婦的人發東西,比如說發點首飾什麼的就可以說在座的一人一份就可以了。我們用這些方法的目的主要還是運用,比如開始說的有百姓私下賣糧給蒙古人的事,這十多年來明軍的主要力量用在薊州、遼東方向,宣府、大同方向的力量就越來越薄弱,盡管如此錦衣衛還是根據情報發現有百姓從幾個防得不嚴的峪口偷偷進出。”

見天啟舉例子講,信王立即收起笑容認真地聽,天啟繼續道:“一開始隻發現幾個峪口有人進出偷賣糧食,錦衣衛根據這些人所帶糧食的數量、走的距離分析這些人是哪裏的人,準備去哪裏賣給誰,由幾個不同的人或事歸總在一起分析共同點這就是歸納法的運用。錦衣衛根據分析發現走私糧食的行為已經從商人大批走私變成百姓多批次小量走私,就想這幾個峪口有人走私,會不會其他地方也有人走私呢?”

信王問道:“有沒有呢?”

天啟說:“當然發現了而且還逮住了不少,根據一種普遍的認定來假設特殊的地方是不是符合這種普遍存在,這就是演繹法的運用。從這件事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在運用方麵歸納法和演繹法一般都是結合起來運用的,二是盡管沒有總結出來但這兩種方法大家都在用且用得很嫻熟。”

信王、高攀龍等人聽了不住點頭,誰知道劉宗周這時候問道:“皇上,臣發現這個歸納法跟多數人決定事物的正確與否有相似之處,皇上曾經說過多數人讚成的不一定正確,那麼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從多個事物上歸納出來的特性也不一定是正確的呢?”

劉宗周這話讓天啟太震撼了,這個說法曾經得到過激烈的爭論,也就是曆史上歸納派和演繹派的爭論,歸納派就是偏重於用歸納法的人,演繹派就是偏重於運用演繹法的人。歸納派攻擊演繹派主要說的是演繹法沒有告訴人新知識,而演繹派攻擊歸納法的缺點就是說歸納法歸納出來的結果不一定正確。不過這些都是幾百年以後的事了,現在劉宗周竟然問出這問題,確實讓人難以置信!

天啟想了想說:“這兩者確實有相似之處,但還是有不同的地方。首先說人是會變的而且變化非常快,心情高興了可以讚成一件事喜歡一個人,但是心情惡劣時很可能對同一人同一事持否定態度。而事物的特性是不容易變化的,就算有變化也非常非常小。不能以讚同的人數多少來判定一件事物正確與否,主要原因就在於人的不確定性,而事物特性的不易變動這一特點,使我們更容易相信歸納法產生的結果是正確的。”

信王想了想問:“臣弟不是很明白,為什麼皇兄話裏的意思是人還不如物品值得信任?這跟聖人先格物後修身的訓誡不一樣啊,一般來說後者總比前者要高一個級別的。”

天啟笑著說:“信王的話讓為兄想起了一個笑話,說有個人去跟鄰居借馬,鄰居吝嗇不肯把馬借給這個人就撒謊說馬不在家被人借走了。借馬的人剛要走恰好這時候鄰居家的馬在裏麵長嘶了一聲,借馬的人就責怪鄰居撒謊,鄰居很不服氣地問:‘你是信我還是信一個畜牲?’信王認為這人問得有沒有道理?該信人還是信馬?”

信王搖頭道:“看來確實是人最不可信。”

劉宗周這時說:“皇上說人比事物更有不確定性這點臣認可,不過盡管如此也不能說憑事物的歸納結果就一定正確,以此來說歸納法也不是完全絕對有效的辦法,不知道臣說得對不對?”

天啟點頭說:“劉大人說得很對,不過這天地本不全人怎麼能苛求完美呢?再說人世間有很多未知未了之事,假如有完全絕對之辦法去解決問題,我們還會對很多事抱憾嗎?”

高攀龍這時候問道:“皇上說歸納法跟演繹法往往是結合起來運用的,而演繹法還是歸納法的反推,既然歸納法不是很完美能做到絕對正確,那麼演繹法是不是也不完美呢?”

天啟說:“是的,歸納法有缺點演繹法也有缺點,信王說要發現出其他幾種方法為兄先祝賀你成功,不過現在我們所有人都隻能運用這兩種有缺陷的方法去探尋未知領域。歸納法的缺點是不一定正確,比如信王開始說我們這裏坐著的人都是娶了媳婦的人,而四周站著的人都是沒娶媳婦的人,信王你敢確定王體乾和談敬他們還有其他內衛們都沒有娶媳婦?”

信王轉頭看了看王體乾和談敬兩眼驚訝地問:“皇兄是說他們有可能娶媳婦?他們可都是太監啊!”

天啟說:“信王怎麼忘了?魏忠賢當年和客氏還結過對食呢,這難道不是娶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