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天下三分(下)(1 / 2)

開始張春英不小心把兒子帶倒在地,小臉都摔髒了哭聲大作,讓在場的很多人都心疼不已,不過大家都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就算是馮思琴也能理解張春英屬於無心之失。不過真要是像天啟假設的那樣,如果明確知道摔倒的娃娃是馮思琴親生的,而不是現在這樣不清不楚,那馮思琴心中沒有疙瘩是不可能的,或者說假如真的能分清誰是誰的親生兒子,馮思琴絕對不放心把自己的兒子交到張春英手裏,兩人的關係也絕對不會像現在這麼融洽。

見馮思琴、張春英包括皇後都在細想自己的話,天啟說:“人與人之間的爭鬥永遠都存在,尤其是那種多人都想要但東西隻有唯一一個,這種爭鬥就會異常殘酷,也很可能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今天大家都在朕不妨把話說明白些,朕之所以要讓大臣們商討天下的歸屬,一個是想發動盡可能多的人做事,另外一個也是想限製一下皇帝這個位置的權力,有資格的人都盼著那個位置是因為坐在那個位置上有無限好處,隻有把皇帝的權力大幅度加以限製才好辦。”

想限製皇帝權力的人不是沒有,東林黨那些人中就有人懷著這樣的念頭,偶爾有人也會冒出那麼一兩句,但無論如何這話都不應該由天啟說出來。當皇帝的好處就是吃的穿的住的還有金銀美女應有盡有還要挑最好的,誰都嫌棄不夠沒有誰嫌多,所以天啟這話一說出來皇後等人都露出詫異的表情,大家都又開始懷疑天啟是不是又病糊塗了,天下還有要限製自己權力的人?

天啟笑了下說:“你們不要以為朕糊塗了,朕隻是看見曆史上為了爭皇位,殺兄弟殺父母的都有,殺大臣殺百姓的就更多。為了一個位置就殺那麼多人是很荒唐的事,究其原因就是得到皇位不但能自己有莫大的好處,還能給其他人好處來鞏固自己的位置。假如能夠將皇帝的權力加以約束,爭這個位置的人也還有但不會那麼不顧一切地去爭,爭不到這個位置的人也不會什麼都沒有,還能夠分享其它權力,你們說這樣一來是不是更好些?”

皇後說:“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過臣妾支持皇上去做,隻是要有萬全之策才能開始做,否則的話容易引起混亂。”

馮思琴說:“其實皇上這幾年已經在逐步減少自己的權力,軍務方麵你安排了很多得力的機構,避免把國家的安危托付在某個個人身上。政務方麵和吏治方麵也在機構上作了調整,避免某個權臣隻手遮天禍亂朝政,這些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還不能讓皇上你滿意。皇上現在要繼續下去臣妾的意見跟皇後一樣,要有萬全之策才能開始,而且要先拿一個小地方作試點,等見到效果才逐步推廣。”

天啟點了點頭問張春英:“春英不說話,對朕要做的事是讚同還是不讚同?”

張春英搖了搖頭說:“國家大事臣妾不懂,不過假如真的能讓西瓜和冬瓜今後不會爭鬥,那臣妾會非常高興。”

幾天後,天啟接到楊漣的奏報,對天啟要求他去廣泛征求意見一事作了報告。天啟見楊漣寫得粗略心中不是很滿意,但也理解他的謹慎,畢竟這是對一個廣泛概念的非具體解釋,搞不好就會冒犯到皇帝的利益。隻有其中兩點建議讓天啟眼睛一亮,這裏專門說明了是禮部郎中錢謙益的意見,錢謙益的意思是把天下分成所有權和治理權,再細分下去落實到土地和人口上麵,可以分為使用權和管轄權,通過這些權力的劃分可以讓百姓理解到哪些屬於誰。

天啟又看了另外一封奏疏,這是高攀龍寫的,前麵那封是楊漣寫的可以理解,因為這是天啟直接交給他的任務,楊漣調查完後直接呈給天啟屬於正常,高攀龍呈上來就有些問題。自從成立監政院後天啟就交代平時各部門自己各管一攤,當出現什麼異常事務大家才在監政院中商議著辦,實在商議無果或者事情太大才呈給天啟裁決,這也是天啟一病半年朝中事務依然能正常運轉的原因。

高攀龍現在呈上奏疏,說明要麼是出了大事他們覺得有必要讓自己知道,要麼就是出了難事大家商議後也沒有結論隻好呈上來讓自己解決。打開高攀龍的奏疏一看,果然見裏麵寫了件難事,原來自從去年開始準備四級輔政製度後,人員、場所都準備得查不多了,施政官員有事也會征詢輔政部門的意見,監政官員也能按施政官員的施政計劃監督施政官員讓其嚴格遵守他自己訂的計劃,隻是還是出了很多事件表明百姓們不是很滿意。

這些事件反映上來後因為有些屬於吏治問題有些屬於政務,高攀龍和信王都接到些這方麵的消息,兩人見這不是孤立事件必須要一起商談,於是就在監政院中進行商量,讓劉宗周和徐光啟都出出主意。大家商議來商議去發現最終的原因出現在輔政部門身上,而這四級輔政製度是天啟要求成立的,假如現在因為這些事件否定輔政製度那就是對皇帝的不敬,假如勉強維持等事情積累大了不好收拾也不是個事,最後決定呈上去讓天啟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