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雙向談判(下)(1 / 2)

孫承宗這話問到了關鍵之處,現在我能打你而你隻有挨打的份而沒有還手的條件,我憑什麼要跟你簽定這個按現在控製線停戰的協議?既然是真心談判就要做得公平,不在其它地方做點讓步就這樣直接將不合理的想法提了出來,期待對方頭腦失靈全盤答應,這不是一個真誠的態度。

嶽托點了點頭說:“我這幾天跟禮部的人到處轉,聽到很多有意思的話,其中聽到一個人說大明的官員除了兩條腿的人和四條腿的板凳不吃,其它的什麼都要吃一下試試。我以為是因為天災原因如此,結果旁邊有個人又說大明的官員還有兩樣不吃,說你們一是不吃素二是不吃虧,說完還瞪了我兩眼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想這也是孫大人想表達的意思吧?”

孫承宗說:“我的意思是談判需要公平,不能自己說是哪裏就是哪裏,如果每一方都是說了就不能改變那還談判什麼?幾年前那次談判有個結果,就是女真兵向西不過寧遠,大明的軍隊不過漠北,因為皇上說過隻要女真人願意去漠北以北建國,大明願意與女真國結成兄弟之邦。那次談判雖然有些意氣在裏麵,但是確定了一個框架,就是在沒有爭議的地方都遵守協議,在有爭議的地方各憑意願或攻或守,總比沒有一定的製約強。”

嶽托說:“我明白孫大人的意思,你們開始說讓我們退到六堡以東三萬衛以北,我們現在說要以實際控製線為準,按孫大人的意思就是應該在六堡到大淩河堡中間確立界線是不是?那樣一來我們不是太吃虧了嗎?”

孫承宗說:“我沒有二一添作五的意思,即便那樣你們也不算吃虧。”

嶽托說:“我大金軍已經在大淩河堡邊上,而明軍離六堡還差得遠,平均劃分怎麼不算吃虧?”

孫承宗說:“大明軍隊剛剛攻占過遼陽,前年還攻占了薩爾滸,難道貝勒希望我們再去幾趟?”

嶽托在遼陽的家就被明軍燒毀了,聽孫承宗提起這些不由得心中有氣,冷冷地說道:“當時是因為我軍主力遠在北方,現在如果明軍認為自己有那個能力不妨再去一下。”

嶽托這話就算是話趕話了,真要這樣說下去大家說不準會掀桌子的,但是孫承宗沒有接口說氣話,隻是微微一笑問道:“貝勒這樣說我就有點不明白了,隻想問一句話,貝勒是來談和的呢還是來下挑戰書的呢?”

嶽托這時候也覺得開始那話說得過了,張了張嘴沒有說話,見嶽托有點語塞,孫承宗說:“看來大家都有點情緒了,要不先休息兩天調整一下,等心情好了找到都能接受的方法我們再談,貝勒以為如何?”

嶽托說:“那就聽孫大人的休息兩天再說吧。”

這一休息就又是好多天,經過這次短暫的談判嶽托也不是很急了,到處遊玩也很有興致,反正是拖時間能多拖幾天是幾天。原來心裏著急是因為沒有談過一句,現在既然談過就無所謂,到時候回去也能夠交差。

卻說張祥安到了沈陽後,皇太極沒有那麼些毛病要拖時間,皇太極是個雷厲風行的人第二天就見了張祥安,一見麵也沒有寒喧幾句,讓坐後直接就說道:“張大人是老熟人了,當年與我父汗談判的就是你,不過我很奇怪這一次怎麼會拋下我派去的代表直接來找我談,這是個什麼說法?”

張祥安說:“皇上說兩邊同時談要快一些,而且我是得到皇上的授意,沒有那麼些喊價還價的說法,也就是說大汗說什麼我都不反對,隻作一些調整而已。”

皇太極聽了更感詫異,問道:“本汗的意思很清楚,就是以實際控製線為界線,雙方停止交戰你看是不是也同意?”

張祥安說:“當然同意,不過需要作一點調整,就是現在可以這麼辦,但是過一年後就要變化,因為這樣一來我大明太吃虧了。第一年以實際控製線為界線,第二年以遼河為界線,第三年以六堡和三萬衛為界線。”

皇太極見張祥安沒有開玩笑的意思,於是問道:“隻三年?那麼三年以後呢?還是用刀子說話?”

張祥安說:“我知道大汗是個直爽人就不繞那麼些彎子,大汗有雄心壯誌要一統草原甚至有取代大明自立的意思,但是現在有兩個障礙,一個是朝鮮一個是蒙古,三年時間還不夠掃平兩個障礙嗎?”

皇太極一聽心頭大震,沉聲問道:“這是你的意思還是大明皇帝的意思?你們允許本汗征服這兩部嗎?”

張祥安說:“我是欽差當然代表皇上,允許不允許還不是那麼一回事?我們無能為力阻擋大汗去做任何事,就當做個順水人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