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 東林精神(下)(1 / 2)

錢謙益家裏很有錢,他家的錢是哪裏來的沒有人說得清,但可以肯定的是跟他的姓沒有多少關係,也可以肯定他家的錢絕對不是朝廷實行經濟審察製度後撈來的。天啟五年底朝廷實行經濟審察製度,官員在那以前撈的錢隻要沒人舉報你是貪來的,這些錢就算你的固有財產了,但在實行經濟審察製度後每年家產增加多少就有人細查,官員想憑白無故一夜暴富就沒有可能。

所以說會不會撈並不算什麼,選擇對撈錢的時間才算真本事,錢謙益就是一個有真本事的人,這也是天啟對他有好感並讓他當信王老師的原因。其實天啟並不恨貪官,他隻討厭那種不知進退的貪官,認真替朝廷替百姓做事,適當為自己為家庭增加點收入,在天啟看來屬於正常。像海瑞那樣毫不利己一心為公的人值得敬仰但不值得推廣,因為天啟知道現在大明之人的素質都不會很高,強行要求官員都成為君子,其結果很可能出現一大批偽君子,表麵上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實際上一身騷氣兩袖金風的人更讓人惡心。

錢謙益是個知進退的聰明人,年少有才為人隨和腰包裏銀錢多還很大方,因此交了很多朋友都對他有好感,加入東林黨後在年輕一輩中名聲迅速雀起,加上他跟信王關係好所以他的意見有一定的代表性。

見高攀龍等人都提不起興致,錢謙益當然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他輕聲對高攀龍說:“高大人和劉大人都是我等之前輩尊長,晚輩有句話不知道說得說不得?”

高攀龍與劉宗周對望了一眼然後問道:“錢大人有什麼話請直言。”

錢謙益說:“晚輩覺得我東林書院的宗旨應該適當作一點調整了,以前萬曆帝廢弛朝政任人唯親不利於大明的江山社稷,我東林人士力求限製並削弱皇權,並借此獲取民眾之支持。現在當今天子信任我等一再放權,高大人、劉大人等都很受倚重,是不是該暫時不提削弱皇權了?”

高攀龍點頭說:“錢大人說得在理,不過遵從民意削弱皇權是這麼幾十年來一直宣講的話,不說這些該怎麼聚集人呢?現在我東林書院的人看似比以往多,但是核心人物是越來越少。這次南京有人在要求民選官,這事我們居然都不知道,那些讀書人已經沒有把我們看作同路人了。”

錢謙益說:“晚輩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些才提此建議,天下讀書人為什麼團結在我們身邊?不是因為我們要跟皇權過不去,而是因為我們是為了大明能更加繁榮富強。以前要限製皇權是因為皇權太大不利於朝廷正常運轉,現在皇上已經放權放得夠開了,我們再不知道進退恐怕反為不美。”

高攀龍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劉宗周這時候說:“我們也知道現在再提什麼限製和削弱皇權是不合時宜,我們也很佩服皇上的知人善任,但是正如高大人所說得那樣需要把人團結在一起。我們現在也正在想今後該怎麼辦,今天在這裏聚會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錢大人有什麼好主意嗎?”

錢謙益說:“當然有,晚輩認為限製和削弱皇權的口號不能改,但是需要有個說明,就是當皇上哪一天又開始實行獨裁的時候,我們要通過各種渠道去阻止。我們現在每隔一段時間聚會一次,我認為這樣是不夠的,現在皇上允許高大人牽頭聖學院審核辦報紙,對於我們來說正是以個大好機會,可以不斷宣傳我們的理念啊,這不比定期聚會講學要好得多嗎?”

高攀龍本來正在低頭沉思,聽了錢謙益的話猛地抬頭問道:“錢大人的意思是把皇上要求辦的報紙辦成宣傳我們思想的報紙?皇上出錢替我們搞宣傳他會答應嗎?”

錢謙益說:“晚輩認為皇上同意不同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把這報紙當成一個試金石,看看我們的想法和皇上的想法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開始說了假如哪一天皇上要實行獨裁聽不進忠言,我們就得通過各種渠道去阻止,怎麼知道皇上的真實想法呢?出報紙之前呈上去讓皇上看看不就可以了嗎?”

高攀龍問:“如果我們呈上去的稿子皇上每次都同意呢?”

錢謙益說:“那就說明皇上跟我們的思想沒有出入,我們就應該一心一意替皇上辦事,有不同意見就先看看誰對誰錯,沒不同意見就齊心協力做事,這才是應該有的態度。再說晚輩有個很荒謬的想法,認為皇上五六年前對東林書院的人壓製有些蹊蹺,如果事實真像晚輩猜想的哪呀,皇上就不是我們能夠抗衡的。”錢謙益說到最後聲音已經很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