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黃尊素和劉宗周等人低聲答應漲價,天啟心中也不是那麼舒服,因為他覺得自己這麼做有些不夠光明磊落,上一次說服高攀龍是正麵交鋒以理服人,最後可以說是大獲全勝非常愜意。這次正麵說服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最後雖然大家都同意了但是有些勝之不武,因為這次是抓住了別人的軟處,勝了也不算真本事。見黃尊素雖然嘴上表示沒有意見,但是不經意間臉上時不時露出不以為然的樣子,加上他說的話確實是出於好意,天啟決定進一步以理服人。
天啟想了想對高攀龍說道:“開始我們說到東林書院的今後定位問題,朕的意思是你們今後的主要重心就擺在辦報紙上麵,以前你們都是私下商議,有什麼好的想法看法都在你們內部不為天下人知道。這其中就有一些問題,就是你們總結出來的東西都正確嗎?現在你們很多人都在做著具體事務,是不是都按你們以前的觀點在辦呢?”
高攀龍說:“皇上,說實話以前在一旁冷眼相看發現朝中很多事務都是錯的,按我們自己的想法就是該想一定的辦法解決掉也肯定能手到病除。後來當我們自己處理這些事的時候,發現很多現象其實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對那些事真要有所改動費心費力不說最後的結果也不見得就有多好。當然對那些因為個人私心作祟導致的問題,我們都能夠以身作則去理順,真是因為其它原因出現的問題,好多還是保存原狀。”
高攀龍這話說得非常光明磊落,把自己這些人的功勞不露聲色表明了一番的同時,也說明了一個事實,就是以前的問題隻要不是因人為才出現的,一般都沒有作大的改動。其實世間很多事都是這樣,一樣東西隻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這東西存在得越久就說明它越不可替代。就好比一座房子裏的柱頭,它們存在是因為整座房屋的重量需要它們支承,假如有誰心血來潮想要把屋裏的柱頭全部去掉,在屋子變寬敞的同時也會增加危險。
天啟說:“那麼你們有沒有討論一下為什麼不在位時指點江山能說得頭頭是道,真要具體做起來又發現礙手礙腳了呢?朕以為隻有一個原因就是想的和做的有差異。一件事批評起來很容易,張張嘴巴就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不準還能引用幾句子曰詩雲來證明自己的話是正確的。真要做起來就不一定是那麼回事,因為動手比動嘴困難得多,真是動動嘴就能解決問題,田間也不會有農夫,邊境上也不會有軍人,大家都用嘴巴去解決問題,但那顯然是不現實的事。”
高攀龍幾人不明白天啟突然說起想和做的難易來是什麼意思,黃尊素這時候說:“皇上,你跟監政院幾位大人商議大事,臣是不是現在應該告退?”
天啟搖頭說:“黃大人先別走,朕正在考慮一件事不知道該誰去做,就是開始說的報紙的定價需要一個人監督執行的事。這事本來也不大隨便找一個人就成,最好是這人由監政院直接管理,但是朕後來想監政院就是監政院,不適合也不應該插手具體事務,否則的話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黃大人現在在政務院預政處,正適合做這樣的事情,不知道黃大人願意不願意來承擔這個責任呢?朕的意思是不僅僅局限於報紙定價這小事,而是將來不立即執行的都由預政處來接手。”
天啟這話倒是提醒了大家,現在監政院就是把政務院、都察院、聖學院、博學院等幾處的首腦任務聯合辦公的地方,主要是商議各部門難以自己解決的大事。這些商議出來的事如果能解決就直接解決了,假如隻有一些想法或者在解決某個問題的時候又演繹出其他想法,就需要去證實這些想法是否正確有道理。但是問題在於因為僅僅是片麵不全的想法,真要花氣力去做又做不好,正適合預政處這樣的部門去慢慢證實,監政院長時間做見不到結果的事也耽誤時間。
黃尊素一聽就明白了天啟的意思,他露出一絲笑容說:“皇上雖然久不去政務院,但對政務院的情況也還是非常明了,議政處和律政處就不用說了,他們隻是有事時忙一下而且都是有章可循。預政處的情況就要麻煩些,必須要把事情考慮在前麵,朝中事務千頭萬緒難以盡知,要事先考慮得麵麵俱到確實有些強人所難。現在皇上讓我們替監政院做下一步事務,對我們和監政院都是好事臣一定遵旨做好。”
天啟說:“還是開始那句話就是話好說但是事難做,你們要考慮到你們預政處和律政處的區別,律政處按成例辦事無過就是有功,你們需要考慮上級的意圖還有下級的需求,這其中有很多難以避免的難處。真要做得上下都滿意會費很多事,但是要偷懶也容易隻需要把矛盾向上或者向下推就夠了,問題是真這樣的話你們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想清楚自己的職責,然後主動認真去做事才能做得好,對你們來說無功就是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