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受到中宣部表彰的徐州下水道四班是一個“時傳祥式”的英雄群體,他們不僅譜寫了一部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新時代優秀集體的篇章,而且也為我們樹立了尊師愛徒、互助互讓的優秀榜樣。徐州下水道四班共10名女職工、2名男職工,他們幾乎全靠手工作業確保了徐州西區5萬米下水道和4000多座窨井的暢通。26年來,他們做好事3000多件,有4000多人次義務為部隊、學校、居民疏通下水道。在這平凡而艱苦的職業生活中,尊敬師傅、愛護徒弟、相助互讓、勇挑重擔的崇高品質在這個英雄的集體裏也得到了的升華。
近年來,高級技工缺乏已成為製約一些企業發展的瓶頸。據了解,在某發電總廠近800名技術工人中僅有十幾名高級技工,在現場操作中能夠解決技術難題的技術工人非常少,如汽機檢修、鍋爐轉機等特殊工種已麵臨技術斷層的危機,有些老高級技工的絕活可能失傳。
麵對發展中的困惑,該發電總廠決定重拾“師傅帶徒弟”這一延續幾千年的古老傳統,發揮廠內高級技工的作用,培養一批高級技術骨幹,“名師帶徒”應運而生。該發電總廠在廠內公開選拔了8位身懷“絕技絕招”且為職工普通認可的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工擔任名師,從全廠800名技術工人中選出了11名徒弟,實行包幹帶徒,並簽訂了“名師帶徒”培訓合同,製定了詳細的發展計劃,讓大學畢業生在工廠拜師求教,在理論知識基礎上加強實踐經驗的學習、積累。這11位徒弟幾乎都是科班出身,但他們知道學曆高並不意味著能力就強。“名師帶徒”活動既使老師傅的“手藝”得以傳承,也為促進年輕人盡快成為技術能手提供了一條捷徑,真正體現了工人階級大公無私、虛心好學、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
思考與案例分析題
一、思考題
1.當前加強工業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有哪些意義?
2.工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規範有哪些基本內容,其具體要求是什麼?
二、案例分析題
許振超,青島港集裝箱碼頭橋吊隊隊長,青島港的一名吊車司機,一個隻有初中文憑的橋吊專家,一個一年內就兩次刷新世界集裝箱裝卸紀錄的人。
他愛崗敬業,在工作上吃苦受累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可他又不是個不管不顧、光知道幹活的“工作狂”,他孝敬父母,體貼妻子,關心孩子,幫助同事,勤奮好學,就是對自己他也挺“關心”,早晨盡量抽點時間跑跑步,夜裏有空還要擺弄擺弄心愛的天文望遠鏡。在工友、鄰居、家人的眼裏,老許工作認真、為人厚道,是一個平凡可親的好人。然而,說起許振超的“能”和“巧”來,又讓人們感到他的確不平凡。看他開橋吊,抓起集裝箱這麼大的“鐵家夥”,居然悄無聲響、一鉤準,功夫真是到家了。再看他修橋吊,密密麻麻的線路圖在他眼裏,就是通往成功的條條小徑。安裝橋吊,他又成了一個總攬全局、運籌帷幄的前線指揮,果斷決策,當仁不讓,真是個大能人!許振超擔任總指揮時,40天安裝起了按常規3個月才能安裝好的橋吊;他帶領團隊創造了集裝箱裝卸的世界紀錄,國際航運公司的巨輪紛紛停靠青島港。許振超用科學的態度創造了“振超效率”。用科學態度去不斷進取和創新的“振超精神”,是對“工人偉大、勞動光榮”最具現代意義的詮釋。
【要求】
在許振超身上體現了工人階級的哪些職業道德?
3.2農業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規範
引例
中國暖棚蔬菜之父——王樂義
王樂義,一位既普通又充滿魅力的現代農民,1941年生於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鎮三元朱村一個貧寒之家,現任壽光市孫家集鎮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1978年,王樂義檢查得了直腸癌,在濟南做了肛門改道手術。術後回鄉,正趕上支部改選,黨員群眾很信任他,一致推選他當村黨支部書記。上任時他說:“既然大家這麼信得著我,我就幹,我幹就得像個幹的。能活一年就幹一年,能活10年就幹10年!”這些年,他拖著個病身子,跟大夥兒一幹就是20多年。1989年,他帶領村民率先試驗成功了日光溫室蔬菜種植生產技術,並率領全村種菜,實現年人均純收入7800元,帶動當地種植大棚蔬菜35萬畝。10年來,引進、試驗新技術、新品種10多個種類,並多次到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新疆、吉林、山西等地講課,指導過11個省市自治區的蔬菜生產。一年就有200多天在外指導、交流經驗,每年慕名前來求教的人達10萬多人次,引發了壽光乃至全國蔬菜的“白色”革命。麵對自己注冊的“樂義”蔬菜,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品牌如人品,必須實實在在!”。正是由於他所做出的突出貢獻,黨和人民給予了他崇高的榮譽:縣市省優秀共產黨員、市省勞動模範、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並受到了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對於榮譽他說:“我哪有什麼功勞,不就是領著鄉親們種種菜嗎?要不好好幹,我對不起鄉親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