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就業創業概述(11)(3 / 3)

3.大學生創業需要哪些心理準備

麵對大學生創業者的心理優勢和劣勢,應該清醒地看到,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尤其現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對大學生創業帶來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必須具有較強的心理素質,做好各種心理準備。

(1)堅持自信獨立

美國前總統裏根在《成功》雜誌上曾寫文章說:“創業者若能抱著無比的信心,就可以締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大學生創業者首先要走出依附於他人的生活圈子,走上獨立的生活道路,獨立性是創業者最基本的個性品質。這種品質主要體現在:一是自主抉擇,即在選擇人生道路、選擇創業目標時,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二是自主行為,即在行動上很少受他人影響和支配,能按自己的主張將決策貫徹到底;三是行為獨創,即能夠開拓創新,不因循守舊,步人後塵。不管周圍的人怎樣說,隻要自己下了決心,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也要堅持到底,堅信自己、依靠自己,沿著自己的理想,發揮無窮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排除萬難,爭取成功。

(2)善於協作交流

對內,如果創業者與員工之間沒有信賴,那麼創業就很難成功。如果任何事情都把自己的情況優先考慮,那麼相互信賴的關係肯定建立不起來;如果公司的領導者和管理者隻把員工當作賺錢的工具,那麼他絕不會得到員工的信賴。創業者應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主動考慮能為員工、為社會做些什麼,形成熱愛人、熱愛人類社會的思維模式,這樣團結協作的氛圍就牢不可破了。

對外,在創業道路上,必須摒棄“同行是冤家”的狹隘觀念,學會合作與交往。通過語言、文字等多種形式與周圍的人進行有效地交流與溝通,可以提高辦事效率,增加成功的機會。在創業過程中,需要與客戶和顧客打交道、與公眾媒體打交道、與外界銷售商打交道,這些交往、溝通,可以排除障礙、化解矛盾、降低工作難度、增加信任度,有助於創業的發展。

(3)富於挑戰精神

立誌創業,必須敢闖敢幹,但不盲目冒險,有膽有識,發揮自己最大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變理想為現實。隻要瞄準目標,判斷有據,方法得當,就應敢於實踐,樂於挑戰,並從克服困難中獲得無窮樂趣。具有挑戰性的人對事業總是表現出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不斷地尋找新的起點並及時付諸行動,表現出自信、果斷、大膽的品質。

(4)擅長自我激勵和自我調節

每個人都有各種情感,要創業就要處理各種壓力,學會控製、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自我激勵。對大學生創業者來說,還應進一步學會調整組織情緒,絕不能以自我情緒影響或取代組織氛圍;要能用積極態度看待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冷靜分析、控製壓力,找出原因,緩解壓力,甚至消除壓力;能夠保持良好的心理,勇敢地麵對壓力,力爭將不利變有利、將被動變主動、將壓力變動力。

麵對市場的變化多端和激烈競爭,大學生創業者能否因客觀變化而“動”,靈活地適應變化,是創業成功的關鍵所在。因而,創業者必須以極強的信息意識和對市場走向的敏銳洞察力,瞅準行情,抓住機遇,不失時機地、靈活地進行調整。在外部環境和創業條件變化時,能以變應變。

要想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還應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在創業之初,大學生創業者就應做好失敗的準備,要善於總結和吸取失敗的教訓,承認暫時的失敗現實,做出適當的調整和“退卻”,為將來的“進攻”積蓄力量。準備失敗、認識失敗、承認失敗、利用失敗,在困難和挫折中前進,才能步步為營,轉敗為勝。在創業中,麵對取得的成績和階段性的成功,要善於總結,看到存在的問題,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找出保持成功勢頭和繼續不斷發展壯大的成功經驗,避免驕傲自滿,方能做到“善勝者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