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新任駐華大使,來者何人?(1 / 2)

美國新任駐華大使,來者何人?

新聞

作者:戴舒華

72歲的麥克斯·鮑卡斯人還沒到中國,名字就已經被“本土化”了。

“沒咳死·包咳死”,這是中國網民們給他起的諧音外號,靈感當然來自於不斷肆虐的霧霾問題。還有人編出段子戲稱其“夫人名叫Cuslado(咳死拉倒),女兒名叫Woomay(霧霾)”,有信以為真的網友稱:“奧巴馬存心選出來的,太壞了。”實際上,鮑卡斯僅有一個兒子,妻子姓名也與傳言不同。

這說明中國網友對新近獲得提名的美國駐華大使關注度頗高。12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一份聲明中稱,麥克斯·鮑卡斯致力於深化中美關係,協助達成的經濟協議為美國創造了數百萬就業崗位以及帶來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收益,“完全適合出使中國”。

美國駐華大使從來都是個精挑細選的職位,因為他不僅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橋梁,而且可以對美國對華政策產生重大影響。

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美國派出了10位駐華大使,其中有6位駐華大使專門起了中文名,或者會說中文,中國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最近兩屆的洪博培和駱家輝。

洪博培是個中國通,中文流暢得猶如母語;而駱家輝則是第一位華裔駐華大使,黃色麵孔已經先贏得好感,加上親民節儉的作風更讓他成為中國老百姓最喜歡的外交官之一—相信他背著雙肩包、在機場排隊用優惠券買咖啡的一幕已經深深留在了中國人的腦海裏。

與這些閃爍著閃亮“中國元素”的前任相比,這位不會說中文、年紀又大的民主黨人鮑卡斯此番當選,有點像半路殺出的黑馬。奧巴馬甫一宣布這個任命提案,就在華盛頓掀起一陣不小的波動。用民主黨內四號人物、參議員派蒂·穆雷的話說是“令人訝異”。此前,幾乎沒有人會想到鮑卡斯會是下一任駐華大使的人選,因為中美關係是多層麵的,鮑卡斯僅僅在貿易方麵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及與中國打交道的經驗,但不具備豐富的外交工作經驗。而且,鮑卡斯不會講中文,在中國人中間幾乎毫無知名度。有議員甚至公開表示不解:“明明有很多、很多更合適的人選!”

但這位鮑卡斯在華盛頓人脈深厚。說起鮑卡斯此番得到提名,還得多虧副總統拜登的斡旋。兩人是30年的老同事,鮑卡斯還參加過拜登女兒的婚禮,交情可說非同一般。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透露,11月間,兩人在拜登位於華盛頓西北部海軍天文台的私人宅邸中聚會時,悄悄擬訂一套遊說計劃。在拜登的協助下,鮑卡斯終於獲得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哈裏·裏德及其心腹的支持,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鮑卡斯到底何許人也?

1941年12月出生的鮑卡斯,老家是美國中西部的農業大省蒙大拿,這裏地廣人稀,全州麵積在美國52個州中排第4,但人口卻排第44位,人口密度更是排到第48位。蒙大拿的自然風光旖旎動人,最著名的莫過於黃石公園,但同時經濟也不怎麼樣,主要依賴於畜牧業和穀物種植。據2010年統計的人均年收入僅為3萬美元出頭,排在全美第46位,算是美國的“貧困州”。

不過鮑卡斯本人並不窮。父親是一個富有的牧場主,母親則是一個經濟學家。懷揣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和法學博士的雙重學位,在從事了幾年律師的工作之後,1978年37歲的鮑卡斯便成為參議員,此後,連任六屆,在參議院深耕35載,可謂深諳官場之道,是個名符其實的國會權力掮客。

鮑卡斯在美國國會常年處理財政、稅收和貿易問題,在這方麵積累了豐富經驗。從2007年起,鮑卡斯擔任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鮑卡斯秉持自由貿易主義理念,據美國全國商會統計,他具有高達74%的有利於商業貿易的投票記錄。

雖然普通中國人對鮑卡斯頗覺陌生,事實上,中國從事外貿的官員與他相熟。在30多年的從政經曆中,鮑卡斯曾8次參加貿易代表團來到中國,同習近平、溫家寶、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都見過麵。不僅如此,他還在1990年代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出了大力,又在2001年支持美國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因此被中國“鐵娘子”吳儀稱為“老朋友”。

上世紀90年代初,是否要中止美國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成為美政界爭論的焦點。鮑卡斯一直站在支持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一邊,認為取消對華最惠國待遇“是一個錯誤的辦法”,他認為美國應該實行“建設性的,鼓勵中國實行改革的政策”,而取消最惠國待遇是憤怒情緒的“空洞表示”。他還認為,單方麵取消對華最惠國待遇對美國的傷害遠大於中國,尤其是“沒有別的國家會援引我們的先例,我們將獨自行動”。整個90年代他始終支持中國獲得最惠國待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