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基本建設的原因,冷城在實驗室正式成立前擔任江城大學醫學院教授,到江城醫院任主任醫師進行臨床研究,後來一直延續下來。作為冷城生命科學遺傳實驗室籌備組的組長、引進冷城的一大功臣,王一品的政績得到了加分,成功當選江城省副省長,分管科教文衛等,實驗室正好是他的管理範圍。冷城塞翁失馬,失去了一個實驗室副主任的職務,卻擁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實驗室,這是每一個科學家引以為豪的事情。
冷城成就了王一品,王一品也成就了冷城。
冷城生命科學遺傳實驗室雖然建在了江城,但冷城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麵向全國、麵向世界的開放式的實驗室,實驗室隻是一個平台,一個交流與實驗的平台,創建之初,這個理念被廣泛宣傳,並吸引了國內許多醫科大學、學院、醫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前來交流、實驗,但實際上,實驗室類似於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讓冷城很不適應,他概括為外行管理內行,一些帶著行政級別來的幹部從來就沒就接觸過科學研究,冷城的特長和領導才能無法很好地發揮。前來交流試驗的專家學者也頗有微詞。冷城迫切希望對實驗室進行改革,王一品多次得到實驗室行政一把手的彙報,說冷城獨斷專行,不服從管理,王一品對冷城還算了解,知道這僅僅是東西方觀念的碰撞,他也漸漸明白,實驗室要想發展,改革體製才是出路,否則前進的路會越走越窄,但是沒有上級開口,誰能改?誰敢改?
方毓等到孩子出生,過了哺乳期,再回到學校時,已經是第二年的春天,她錯過了就業的最好機會,不過,幸運的是,學校的老師們相信她,為她能治愈“疾病”感到高興,她順利地拿到了畢業證。
孩子出世,生活成本急劇增加,父母為了照顧外甥,雙雙提前退休,搬到了京北,麵對女兒未婚先育,他們首先無法麵對周圍朋友好奇的目光和詢問,特別是無法麵對自己的內心。
方毓迫切需要一種工作狀態來緩解緊張的生活局麵,特別是,要讓父母安心,用工作把他們從顏麵盡失的負麵情緒中解脫出來。怎麼辦?曾經有機會做主持人的方毓放低姿態,最終經過努力,做了京北市電視台的新聞外景記者。很快,方毓以語言犀利簡潔、極具親和力獨特的風格吸引了台裏領導的關注,半年後,被借調到央視新聞頻道。
機會隻給有準備的人。方毓當初在學校為了充實自己,選修了阿拉伯語,沒想到,伊拉克戰爭爆發,她成了戰地記者。高頻率的出鏡率為她爭得了榮譽和待遇。回國後,等待她的是一個接一個的采訪任務,工作越來越出色,但是,她對兒子的愧疚與日俱增:自己沒有給他一個陽光的身份,連最基本的母愛都難以給予他,她不能時刻陪伴他,往往她出門,孩子還睡著,晚上她回來,孩子又睡了。方毓需要一份待遇豐厚而且穩定的工作。江城省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招聘信息打動了她。
方毓消失一年後,出現在電視屏幕上,又一年後應聘簡曆出現在了王一品的案頭上。
江城省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招聘並不是個常態化的工作,而是台裏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江城省的經濟水平在全國位居中遊,但是江城省電視台新聞時政類節目收視率卻全國墊底,這讓省委主要領導大為光火,消息傳來,王一品汗流浹背,陪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迅速到省廣電總台調研,江城省不缺好新聞,而是缺乏好的策劃和主持人。尋找高水平的新聞製作人、新聞節目主持人成為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