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龐大的阿根廷蟻群又登陸英國,致使英國本土的34種螞蟻隨之滅絕。2004年,阿根廷螞蟻出現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亞,而且令人吃驚的是,出現在這裏的阿根廷螞蟻竟然再次發生了異地變異,徹底沒有了同類鬥爭的脾氣,它們自發起來一致對外,顯示出極大的攻擊性和侵略性。

阿根廷螞蟻的入侵,使世界各地的生物數量和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為了控製它們的數量,一些國家引入了螞蟻中的殺手——火蟻與之相對抗,但是協同合作的阿根廷螞蟻很快擊潰了這些強悍的火蟻。於是,人們又開始使用殺蟲劑、誘殺等辦法對付它們,但是,由於阿根廷螞蟻數量龐大,行動一致,緊密團結,各種手段在它們麵前統統敗下陣來。

為了控製泛濫成災的阿根廷螞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生態進化生物學教授蘇西對阿根廷、巴西和入侵美國加州的35個蟻穴的阿根廷螞蟻進行了分析,蘇西教授發現,這些阿根廷螞蟻的外骨骼上都存在互相“識別”的化學物質,而正是因為存在於所有阿根廷螞蟻身體上的化學物質相同,它們才不排斥對方,反而親密無間。而隻要將這些化學物質稍微改變就會使這些原本關係親密的螞蟻兄弟立刻反目成仇、自相殘殺,使原本和平的蟻群爆發致命的內戰。於是,人類終於找到了打敗阿根廷螞蟻的方法。

如今,世界各地的阿根廷螞蟻已得到了有效控製,人們在欣喜之餘也會不禁對這種小生靈感歎不已,因為團結合作,它們無往不勝、所向披靡,任何力量也無法將其摧毀。但是因為同類之間的自相殘殺、相互爭鬥,它們一敗塗地。

人類永遠也打敗不了阿根廷螞蟻,是它們自己打敗了自己。

尊重心靈

文/胥加山

對門的小男孩算是我們這幢樓裏最頑劣的一個孩子,他時常惡作劇不斷,左鄰右舍隔三差五上門向他父母告狀。每次聽到對門的夫婦大聲打罵小男孩,妻總是拉著3周歲的兒子依門靜聽,爾後當場教育兒子:“以後,你別跟那個哥哥學習,看他又把人家的東西弄壞了,你聽聽,他又遭父母打了!”兒子一時疑惑,露出一臉的天真問我們:“難道他不怕疼嗎?”妻緊跟一句:“怎不怕疼,隻是記性不好!玩玩就忘了!”兒子可能不理解妻的回答,他又說了句:“大哥哥可常給我零食吃呀!”妻一時說不上反對兒子與小男孩交往的理由,隻是狠狠地朝兒子一瞪眼:“以後不準你再吃他的東西,吃了他的東西,你也會變成他那樣的!”兒子一聽,一臉的驚慌離開了妻。一聽妻這樣教育孩子,我生氣地說了妻一句:“你這樣教育孩子,若是讓鄰居聽了,會傷了鄰裏感情的;再說孩子這麼小,他能懂嗎?”妻不服氣地說:“不懂也要說,不然,一旦某一天兒子像對門的孩子那樣頑劣,看有氣把你受的!”一時,我想不到好的話語跟妻爭論,隻覺得對門的夫婦這樣的棍棒式的教育,對孩子的心靈是一種傷害。為何不尋找另一種方式開導孩子呢?畢竟小男孩頑皮不是壞事。

一天,妻和兒子去了鄉下的外婆家,我為了完成約稿未跟他們一同前去。

一人在家,懶得生火做飯,提隻暖水瓶下樓裝開水準備泡盒方便麵。因穿著睡衣,我半掩著防盜門,急匆匆下樓了。

誰知,我衝好水再上樓,卻發現防盜門被鎖上了。一時我焦急起來——鑰匙還在家中呢!於是我急急地敲響了對麵的門。對門的夫婦一聽門被反鎖上了,也替我著急。我問:“剛才,誰從我家門前經過了?”夫婦倆同時驚覺起來,破口大罵起兒子:“一定是這個細猴子搞的惡作劇!他剛做完作業出門!”我一見夫婦倆火氣上頭,連忙勸他們:“別生氣,別生氣,讓我看看在你家陽台上能否爬到我家陽台!”做父親的不能容忍兒子傷及鄰裏之間的感情,他火急地衝下了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