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即使到現在,我還一直認為奶奶和鄉親們對基督教不過是一種盲目的信從,他們很難懂得教義,更無法理解那些著名的典故,他們隻是太缺少文化生活,隻能用這種方式來活躍一下他們死氣沉沉的日子罷了。但我真的沒想到,就是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鄉下人,竟然誤打誤撞地點破了一個真理:把《聖經》放在心上,倉房也能當教堂!
我大學畢業後在外地成家立業,過年的時候,父母打電話來,讓我們回鄉下過年。父親領我們走進一座約有兩層樓那麼高的房子,一個巨大的十字架告訴我這是一座教堂。我們驚訝地發現,雪白的牆壁上掛著奶奶的遺像!一個樸素的中國老太太竟然和聖母瑪利亞做了鄰居,顯得那麼不倫不類。父親說,那是鄉親們執意要掛上去的,就因為當初奶奶把蓋豬圈的磚瓦都拿出來給孩子們蓋了教室。
一個人奉獻得越多,得到的尊敬也就越多。看來鄉親們已經理解了《聖經》的內涵,隻不過是用他們最淳樸的思想和方式罷了。
在你的心上建一座教堂,你就會放飛更多善良的鴿子。
在你的心上放一本《聖經》,你就會撒出更多愛的花瓣。
快樂是節約出來的
文/瀾 濤
我有一個朋友,每次和他在一起,他都是滿滿的快樂,很讓人羨慕。我一直認為,一定是老天眷顧他,讓諸如煩惱、憂傷的事情躲著他走。
朋友在一家公司做部門經理,因為工作能力出眾,業績突出,可謂春風得意。不久前,就在公司將要提升朋友時,他卻突然遭遇“意外”——有人冒充他的名義給有關部門寫信,舉報公司董事長有經濟問題。一時間,公司員工議論紛紛,許多不明真相的人都暗暗指責他心口不一,狡詐陰險。幾經權衡後,朋友辭掉了工作。
朋友辭職後,我才聽說他的遭遇,想請他一起吃飯,安慰、開導他。因為,我認為,朋友一定會因為此事而苦悶傷感。但朋友卻告訴我,他正在外地旅遊。一個月後,天南海北、遊覽了祖國大好河山的朋友回來了,我和朋友終於有機會坐在一起。吃飯的過程中,我了解到,有關部門已經查清舉報信內容均屬編造,也洗清了朋友被嫁禍的罪名,朋友也被一家新公司聘請。
我問朋友,本來做得好好的,並且馬上就要升職,卻突然遇到這樣的意外,會不會覺得遺憾和氣憤。朋友卻表示,如果沒有這個意外,他也到不了新公司,新公司不僅待遇比原來公司好,發展前景也要比原來公司強一些。朋友一臉“因禍得福”後對未來的向往,似乎被嫁禍,以及由此導致的辭職並沒有給他帶來絲毫不快。我有些“不甘心”,想追問朋友知不知道是誰在嫁禍他,恨不恨那個人?正在這時,朋友的手機響了,朋友接聽電話,和對方寒暄幾句後,突然對對方說道:“千萬別告訴我是誰,我不想知道。”
原來,是朋友原來公司的一個同事,對方想告訴他,是誰陷害他。
我不理解朋友為什麼不想知道是誰在陷害他。朋友笑著說道:“如果我知道了,我一定會記恨那個人。不知道,就少了一個記恨的機會。一個人的心就那麼大,我要節約著用,少裝一份仇恨,就能多裝一份快樂。”
風輕雲淡,海闊天空。
我突然明白了,朋友為什麼能常常快樂。學會忽略一些什麼,比如滋生仇恨的傷害,比如引發煩惱的嫉妒,比如加重傷感的耿耿於懷……這樣的忽略,不是愚鈍,而是更多快樂的智慧。
每個人的心空都有限,仇恨與傷感多了,就會擠走快樂。拒絕仇恨與傷感,同時是在節約空間給快樂。
風可入,雨可入,國王不能入
文/感 動
71歲的哈裏·海洛維斯是一名流浪漢,20多年前,年過半百的哈裏來到倫敦。由於他沒有找到工作,付不起房租,便被房東掃地出門。最後,他隻好在當地一座無人居住的老建築——艾斯隆莊園的後花園裏搭了一頂簡易的帳篷當做自己的“家”。
哈裏在此安頓下來後,一直以撿垃圾為生,而這個莊園的管理人員也從未對這個流浪漢住在這裏提出過異議。就這樣,哈裏在這裏平靜地生活了20多年,直到2005年,他的平靜生活被突然打破,這是因為一名億萬富翁以1600萬英鎊買下了艾斯隆莊園。
這名億萬富翁計劃將這座老宅拆掉,然後斥資8000萬英鎊在原地上重建一座價值1.3億英鎊的世界最昂貴豪宅。
由於流浪漢哈裏的小小“領地”正在艾斯隆莊園裏,所以,老人便成了“釘子戶”。很快,哈裏的“領地”周圍被一圈柵欄封死了,隻留下了一個僅供一人出入的出口。富翁還派人在柵欄後麵寫了“拆遷告示”,讓哈裏馬上卷鋪蓋走人,但是老人卻不識字。不久,富翁又派人來登門“拜訪”哈裏,責令他立刻離開這裏。麵對進入自己“領地”的不速之客們,這個勢單力薄的流浪漢發怒了:“我已經在這裏生活了20多年,沒有任何人可以趕走我,我也不怕你們。”來者隻好悻悻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