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告訴我,還在兒子讀初中的時候,有個女同學突然像發現新大陸似的,說他長得很像高倉健,特別是在他緊鎖眉頭的時候。據說,當時同事的兒子正為一道數學題解不出來而絞盡腦汁。女同學這一驚呼,立即引起了全班的注意,在同學們的鼓噪聲中,同事的兒子一次次皺起眉頭,讓同學們評判。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同事的兒子眉頭緊鎖的時候,很像高倉健,很冷,很酷,很派。瞬間,同事的兒子成了班裏的明星。

事後,因為兒子老是皺著眉頭,顯得愁腸百結、鬱鬱寡歡的樣子,同事和兒子的老師進行了溝通,才了解了這一幕。雖然同事和老師為此找孩子談過很多次,但同事的兒子就是不肯舒展眉宇。笑容被抹去了,一臉少年老成,他所做的這一切,僅僅因為這樣看起來很像一個明星。因為長得像某個明星,同事的兒子,從此凝固了生動的表情。同事哭笑不得。

不僅是孩子,成人也可能會因為某個側麵、某種眼神、某段神韻、某個口音,與某個明星相似,而有意無意地模仿,光大,將身上那處與某個明星有著某種相似的地方刻意顯露出來。有人總是以特定的側身與人交談,有人總是眯起曖昧的眼神看著你,有人總是做一些怪異誇張的動作,有人總是捏著嗓門說話,那很可能是因為,他(她)這樣看起來,像某個明星。

這有什麼錯嗎?沒有。就像有的電視台熱衷於模仿秀節目一樣,從自己身上發現與明星有著某種驚人的相似,那隻是找到了一個娛樂分子而已,秀的是形似貌似,秀的是快樂。當然,如果走火入魔,以為那就是自己,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是迷失了自我。

因此,我很想對同事的孩子說一句,當你不笑的時候,你的外表也許看起來很像某個明星了,模樣甚至很酷,可是,你失去了你的笑容,失去了快樂,也失去了自己。你知道嗎,做自己永遠比做別人重要,即使你模仿的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大牌明星。

心上的《聖經》

文/朱成玉

奶奶打過我之後,流露出深深的悔意。她揉著我的屁股,不停地問:“疼嗎?”我搖頭,心裏卻疼得厲害。其實我不過是弄髒了她的《聖經》而已,她便當著上帝的麵懲罰我,這時的我是痛恨上帝的,因為他把奶奶的心全都占滿了。

村子裏發生了火災,唯一的一所小學在一夜之間變成廢墟。我們32名學生在秋風中瑟瑟發抖。我們的老師,一個瘦弱的男人,當著我們的麵濁淚縱橫。那些日子,我們堅持在秋風中上課,我們整整齊齊地站立,大聲朗讀著課文,廣闊的天地成了我們的教室。

可是天氣一天天冷了,眼看冬天就要來臨,但我們卻沒有一個人曠課,照常整整齊齊地站立,像一座山一樣,挺起了村子的全部希望。

那幾天,天總是下雨,我們沒辦法上課。閑著無聊,我就把奶奶用紅綢包得裏三層外三層的《聖經》搬出來,描摹插頁上那些精美的長著翅膀的天使們,結果就弄髒了奶奶這本神聖的“心靈讀物”。

奶奶是個極其虔誠的基督教徒。那時,村子裏沒有教堂,一到禮拜天,奶奶總是起得特別早,趕到20裏以外的小鎮上的教堂去做禮拜。不管刮風還是下雨,從沒有耽擱過。

奶奶沒念過書,可讓我驚訝的是,為了看懂《聖經》,她總是整夜地翻弄著一本已經磨破了邊的《新華字典》。回想起來,奶奶那股子學習的勁頭就是我在高考的時候也難以望其項背。

因為奶奶在村子裏是個德高望重的人,在她的影響下,村子裏加入基督教會的人開始多了起來。作為組織者,奶奶建議蓋一個自己的教堂。果然,村裏的教徒們你一磚我一瓦大張旗鼓地蓋起了自己的教堂。奶奶是最賣力的一個,她把父親準備蓋豬圈的磚瓦都搬走了。我向父親告狀,父親很生氣,借著酒勁把奶奶訓斥了一頓,可奶奶還是樂此不疲地忙著建造她的教堂。她甚至說服了爺爺,將家裏的一個小倉房拆掉用來蓋教堂,直到父親以“奶奶瘋了”為理由提出要與奶奶分家時,奶奶才有所收斂。她訕訕地向父親賠笑說:“等教堂蓋好了,俺天天給你祈禱,讓你有好日子過,天天有酒喝,行不?”父親聽說有酒喝,立馬精神了,說:“行。”

奶奶的教堂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即將完工的時候,奶奶卻病倒了,醫生說是因為勞累過度導致奶奶肝病複發。醫生嚴峻的神情讓父親感到了一種不祥的征兆。

教堂終於竣工了,可是奶奶卻讓人把學校的木牌掛到了門口。她用歉疚的口吻對教徒們說,“把這房子給孩子們當教室吧,總得讓孩子們有地方讀書寫字啊,要不然都跟咱們一樣,連個《聖經》都念不下來……”麵對鄉親們疑惑的目光,奶奶接著說:“咱們啊,隻要把《聖經》放在心上,隨便找個地兒,哪怕是個倉房也能當教堂,你們說是不?”

就這樣,奶奶的教堂成了我們的教室。它很簡陋,但一群唧唧喳喳的快樂的心卻把它裝點得異常美麗。

奶奶走的時候,手裏還握著那本用紅綢裏三層外三層包裹著的《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