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總有一些人比你漂亮,比你有吸引力,比你更會說話更有智慧,比你更容易交到男(女)朋友……但是,你忽略了一個問題,你沒有看到他們被光鮮遮掩住的困境,你也沒有意識到他們遇到的麻煩也比你多。

作為在校的大、中學生,攀比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服飾消費品名牌化、飲食娛樂消費高檔化,使不少年輕人形成了畸形的觀念和畸形人格。

問問自己,你的心有多大, 你可以承受多大因攀比造成的壓力?再去進行相關的比較。攀比的心理誰都會有,健康自信的人容易看到自己與他人能力的差距,繼而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境遇;愚笨的人則一味囿於盲目“比較”的深淵不可自拔。

試一次,別再四處張望了!

別再拿別人的鼻子和自己的比;

別再拿別人的父母和自己的比;

別再拿別人的薪水和自己的比;

……

要知道,不是這個世界病了,而是這個世界上的人生病了,根治這種病最有效的藥方是:做你自己,遠離那些與你現實生活太遙遠的虛幻想象。有些事物,比如親情和愛,比如人內心的充實與快樂,以及自由和夢想——這些源自靈魂深處的東西無法通過“比較”去衡量。

陽光的聲音

文/程應峰

這是春天的正午,我拖著有些疲憊的身子,和衣坐在床上,眯著雙眼,將灑進窗口的陽光關在了眼簾之外,卻無法將陽光關在聽覺之外。我的思想是打開的,我的聽覺是打開的,這樣的時候,我的聽覺神經益發敏銳而柔軟。我聽見親情般的陽光灑在陽台上,它的聲音糅合在母親和妻子近距離的、燕子呢喃般的交談中,暖暖地在她們之間循環回轉。

兒子坐在陽台的另一端,放磁帶,聽英語。他是個十足的陽光男孩,少有憂愁,也許他還真的不太明白憂愁是一樣什麼東西,他就像春日的陽光一樣透徹明亮。在他那裏,陽光的聲音像磁帶裏放出來的英語單詞一樣,純粹、明了,有著抑揚頓挫般的響亮。我想,他心裏是裝滿陽光的,雖然,他對陽光的概念並不是那麼清晰。

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有一天,勞作的間隙,和母親坐在地頭。隱隱約約間,我聽到有一種“畢畢剝剝”炸響的聲音,教科書曾告訴我,莊稼拔節會發出輕微的聲音,但我不敢肯定這就是莊稼的拔節聲。便問母親:“那是什麼聲音啊?”母親這時候正因什麼而出神,聽到我的問話後,毫無疑義地說:“孩子,你聽不出來嗎?那是陽光的聲音啊!”那一刻,我望著母親,很迷惑,弄不清母親為什麼會說它是陽光的聲音。

有這麼一句話:“有很多聲音,是動聽的,我們沒有聽見,是因為我們的耳朵睡著了。”那時,我沒有聽見陽光的聲音,不是我的耳朵睡著了,而是我的耳朵根本就沒有醒過來。母親呢,那個時候,她的耳朵醒著,她之所以那樣出神,原來是在傾聽陽光的聲音啊!直到現在,我才徹底明白過來。

在窗外高聳的水杉樹上,陽光的聲音透過細密的層層疊疊的葉片潺潺有聲地向下滲透,綿延而滋潤,持續了不知多少年,才長成了今天窗外高聳的風景。

我想,它也曾是拔節過的,隻是我無緣聽見。它也是一分一毫地才長成今天這個樣子的,可對我來說這是個永遠的謎。我來的時候,它是這個樣子。我來了許多年,和它對視了許多年,它還是這個樣子。我隻感到陽光在我身邊的時候,總是疾馳而去;相對而言,在有些蒼勁的水杉樹那兒,陽光的步履就滯澀從容了許多。

我皮膚上的斑點,額上的皺紋,頭上不斷增加的白發,偶爾會讓我感到陽光的聲音帶著風的呼嘯,霜的尖銳,但我自始至終對陽光是感恩的,因為有了陽光,有了陽光無處不在綿延不絕的聲音,這個世界才變得多姿而且燦爛。

傳說有一種鳥,銜來一縷陽光,世界才有了聲音,我相信。如果你聽得見陽光的聲音,一定是你心靈的鳥兒醒著,陽光的聲音才會片刻不停地在你生命的河流裏明媚蕩漾;如果你聽不見陽光的聲音,一定是你的耳朵睡著了,陽光的聲音無法抵達你的心靈。如果是這樣,你當下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叫醒自己的耳朵。否則,你有什麼理由對這個世界心懷抱怨呢?

我想,為物欲所累,為名利堵塞,是聽不見陽光的聲音的;能聽見陽光的聲音的人,他的心底一定還有一方聖潔的去處,不曾被世俗的塵埃侵擾,不曾被名利的聲浪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