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我下車了,妹妹還在車上睡覺”(1 / 1)

女兒曾在襄城的巴斯琴行跟著一位老師學葫蘆絲和竹笛。

一個周末,妹妹的孩子雨雨來我家做客。雨雨是個女孩,比我家女兒小一歲,屬於留守兒童,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將她放在奶奶那邊讀書。

那天到了學竹笛的時間,她們姐妹倆一起到了琴行。學習結束後,我給女兒打電話,讓她們直接從襄城十字街坐24路車到張灣外婆家,到時我從火車站坐車過去一起吃晚飯。

正當我準備出發的時候,女兒打來電話,說:“我們到張灣的“城關一中”站後,妹妹還在車上睡覺。我叫不醒她就先下來了,公交車也開走了。”

女兒竟然獨自下了車,而手機也在她的身上。這就是說我們將無法和雨雨取得聯係。我有些生氣,質問女兒為什麼不喊雨雨下車。女兒完全不知道自己闖了禍,一個勁兒地說車到站了,卻喊不醒妹妹,而公交車要開了,自己隻好下了車。問及車牌號,她也說不出來。

盡管我對女兒的做法十分不滿,可心裏也十分清楚,這是她經曆的事太少,不會處理突發事件的結果。

我打電話到公交公司希望找到這個時間段的24路車司機聯係,結果無法聯係,因為這一時間段發出的車很多,而且公司規定司機開車時不能用手機通話。

得知徹底不能和雨雨聯係後,一家人馬上開始分頭尋找,我乘車到襄城那邊的24路車始發站,嫂子到張灣那邊的終點站,母親到“城關一中”附近。

就在我焦頭爛額實施找尋計劃時,母親打來了電話,說找到雨雨了。原來,過了兩站後,雨雨醒了,發現坐過了站,姐姐也不在車上,就下了車走了回來。

雨雨見了我,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她當時的惶恐不安以及如何冷靜地尋找回家之路的。大家聽後都不約而同地誇獎她遇事冷靜、會應變自如。

雨雨遇事後的沉著老練,或許是因為她自小遠離父母,一直老家某學校住讀的緣故。早在她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便已經學會了單獨洗衣服、做簡單的炒飯以及上街買東西等。

麵對女兒,我除了告訴她遇到這種事後應如何做外,更多的是反思自己。平時,自己總是不放心讓女兒做這做那,沒讓她做過飯、燒過水,沒讓她疊過被、洗過衣服,甚至不放心她一個人過馬路,凡事總愛包辦代替,結果造成了今天的局麵,麵對常見的生活瑣事,她竟然不知所措。

雖然獨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中寶,但父母不要疏忽了對孩子獨立處事能力的培養,更不能事事親自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