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放低個人要求維護大局利益(3)(2 / 2)

與他人合作比單獨工作有許多好處,首先,群體成員具有不同的背景和興趣,這可以產生多樣化的觀點。實際上,與他人合作可以產生出任何個人隻靠自己所無法具有的創造性的思想。此外,群體成員互相提供幫助和鼓勵,每個人都能貢獻出他或她獨特的技能,團體的一致性和認同感激勵著團體成員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這是一種“團隊精神”,它能使每個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

所以同事之間在工作中應該互助,形成一個“合作網”。有了這個合作網之後,當網內的任何一個同事外出不在時,突然來了一位客人找他,當然也可以由合作網的同事代為接待,或是有困難時大家都一起來幫忙。這樣一來,人人都為做好工作而盡可能地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公司肯定會由此煥發出勃勃生機,最後受益的仍然是團體內的每一個人。

7.永遠避免和別人正麵衝突

為什麼你一定要與對方辯論到底以證明是他錯了?這麼做除了讓你感到一時的快意之外還有什麼呢?能使他喜歡你?或是能讓你們的合同簽訂?對於這些問題,你捫心自問後就會明白: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要想使自己在工作上遊刃有餘,你最好永遠避免和別人發生正麵的衝突。

“永遠避免和別人發生正麵的衝突。”這一教訓非常重要。有個喜歡辯論的學者,在研究過辯論術、聽過無數次的辯論,並關注它們的影響之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世上隻有一個方法能從爭論中得到最大的利益——那就是停止爭論。你最好避免爭論,就像避免戰爭或毒蛇那樣,你永遠不能從爭論中取得勝利,如果你辯論失敗,那你當然失敗了;如果你得勝了,你還是失敗了。這是因為,就算你將他駁得體無完膚,一無是處,那又怎樣?你使他覺得自慚形穢、低人一等,你傷了他的自尊,他不會心悅誠服地承認你的勝利。即使他表麵上不得不承認你勝了,但他心裏從此會埋下怨恨的種子!

波音人壽保險公司為他們的推銷員立下一條規則:“不要爭論!”真正完美、有效的推銷,不是靠爭論得來的,甚至最不易讓人覺察的爭論也要不得,因為爭論並不能讓人改變自己的意願。

曾有一位名叫傑克的愛爾蘭人,他受的教育很少,但很喜歡與人辯論不休。他當過司機,後來又做汽車推銷員,雖然他十分想把汽車賣給顧客,但如果一位未來的買主對他出售的汽車說出任何貶低的話語,他就會惱怒地打斷那人的話,大聲地為自己的汽車辯護。當然,他的確勝過不少辯論。後來他對培訓部的經理說:“我常無可奈何,我教給那些人一些東西,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買下汽車。”

培訓部的經理摸透了傑克的實際情況,便教他如何保持克製,以避免和別人發生衝突。要知道,傑克不久便成為紐約懷特汽車公司的一位推銷明星了。他是如何成功的呢?這是他自己的說法:

“假如現在我去向客戶推銷汽車,如果他說:‘什麼?你們的汽車?你白送給我,我都不要,我要買賽倫牌的車。’我便告訴他賽倫牌車的確是一種好卡車,如果你買那種牌子,那肯定錯不了。賽倫牌為一家十分可靠的公司所製造,他們的推銷員也很優秀。

“這樣他就無話可說了。如果他說賽倫牌車最好,我同意他的說法,他總不能整個下午一直說賽倫牌車最好了。然後我們離開這個話題,我開始向他介紹我們的卡車的優點。”

正如充滿智慧的富蘭克林所說:“如果你辯論、爭強,你或許會獲得勝利;但這種勝利是得不償失的,因為你永遠無法得到對方的好感。”因此,你要自己好好權衡一下,你想要什麼?隻圖一時口才表演式的快感,還是一個人的長期好感?在你進行辯論的時候,你也許是絕對正確的。但從改變對方的思想上來說,你大概一無所獲,一如你錯了一樣。

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停止爭論給對方留有一定的餘地,他也會因此而心存感激,來日定當回報。就算他不這樣做,也不太可能再度與你為敵。心態浮躁,一味地爭強好勝,對人不留餘地,傷了對方,也必然傷害了自己的工作形象和工作環境,對公司、對個人都是有害而無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