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4)(1 / 3)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月,曹操攻打袁譚,從水路運送軍糧。這時河道都已結冰,曹操於是下令,召集百姓服役破冰。百姓不肯服役紛紛逃亡,曹操於是又下了一道命令,凡逃亡被抓獲者,不準免除死罪。不久,有的逃亡者前來軍門自首,曹操動了惻隱之心,說:“如果聽憑你們逍遙法外,勢必有違我的命令。如果殺了你們,又等於殺了自動前來認罪的人。這樣吧,你們回去好好藏起來,不要讓官吏抓到你們。”這些百姓很受感動,流著眼淚走了。但不巧的是,他們後來還是被官吏捉住處死了。

對於前來投奔的人,曹操都采取了比較寬容的態度,陳琳、張繡是這方麵突出的例子。劉備曾先後兩次投奔曹操,雖然都不過是“勉從虎穴暫棲身”的權宜之計,曹操也並非沒有看出這一點,但他卻能自始至終給予厚待,可以說是恩禮有加。其謀士不止一次勸曹操剪除劉備以絕後患,都被曹操拒絕了。虎將關羽被曹操捉住後,曹操同樣禮之甚厚。得知關羽肯定要離開自己的消息後,仍然厚加賞賜。關羽逃走,諸將要求前去追擊,曹操也沒有同意。

曹操南征孫權,讓徐奕任丞相府長史,留守鄴城。行前對他說:“您的忠誠正直,即使是古人也沒法超過,但稍嫌嚴厲了一些。以前西門豹性急,故佩上柔韌的皮繩以對自己加以警戒。能夠以柔弱製剛強,這點我寄希望於您了!”

可見,曹操頗懂得寬嚴相濟的道理。他的寬厚待人,不排除有真誠的成分,但從根本上說是出於領導工作的考慮。

經驗要訣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張問是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能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領導別人。”

一個政治家,如果鼠目寸光,雞腸小肚,不能容人,那是絕對辦不成大事的。曹操對這一點是非常清楚的,特別是在他開創事業的初期,更要特別注意這一點。他總是力圖樹立起誠信寬厚的形象,以贏得天下輿論的同情、理解和讚許,以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在那個君擇臣、臣亦擇君的動亂年代,曹操這麼做確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領導們待下屬要寬厚處之。寬厚的形象使人一看上去就願意服從,領導者樹立了寬厚形象,對管理和領導屬下都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莊王絕纓

楚莊王逐鹿中原,連續幾次取得了勝利。群臣都向楚莊王祝賀,莊王設宴款待群臣。席間,莊王命最寵愛的妃子為參加宴會的人敬酒。

這時,天色漸漸暗下來,大廳裏開始燃起蠟燭。猜拳行令,敬酒幹杯,君臣喝得興高采烈,好不熱鬧。忽然,一陣狂風刮過,客廳內所有蠟燭一下全被吹滅,整個大廳一片漆黑。莊王的那位美妃,正在席間輪番敬酒,突然,黑暗中有一隻手拉住了她的衣袖。對這突然發生的無禮行為,美妃喊又不敢喊,走又走不脫,情勢緊迫之下,她急中生智,順手一抓,扯斷了那個人帽子上的纓。那人手頭一鬆,美妃趁機掙脫身子跑到楚莊王身邊,向莊王訴說被人調戲的情形,並告訴莊王,那人的帽纓被扯斷,隻要點明蠟燭,檢查帽纓就可以查出這個人是誰。

楚莊王聽了寵妃的哭訴,出乎意料地表示出很不以為然的樣子。他想,怎麼能為了愛妃的貞節而使部屬受到汙辱呢?於是,莊王趁燭光還未點明,便在黑暗中高聲說道:“今天宴會,盛況空前,請各位開懷暢飲,不必拘禮,大家都把自己的帽纓扯斷,誰的帽纓不斷誰就是沒有喝好酒!”群臣哪知莊王的用意,為了討得莊王歡心,紛紛把自己的帽纓扯斷。等蠟燭重新點燃,所有赴宴人的帽纓都斷了,根本就找不出那位調戲美妃的人。就這樣,調戲國王寵妃的人,既未受到懲罰,就連尷尬的場麵也沒有發生。按說,在宴會之際竟敢調戲王妃,堪稱殺頭之罪了。楚莊王為什麼蓄意開脫,不加追究呢?他對王妃解釋說:“酒後狂態,是人之常情,如果追查處理,反會傷了眾人的心,使眾人不歡而散。”

時隔不久,楚莊王借口鄭國與晉國在鄢陵會盟,於第二年春天,傾全國之兵圍攻鄭國。戰鬥十分激烈,曆時三個多月,發動了數次衝鋒。在這場戰鬥中有一名軍官奮勇當先,與鄭軍交戰斬殺敵人甚多,鄭軍聞之喪膽,隻得投降。楚國取得勝利,在論功行賞之際。才得知奮勇殺敵的那名軍官,名叫唐狡,就是在酒宴上被美妃扯斷帽纓的人,他正是為了感恩圖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