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帝與輔政大臣霍光聽說了這件事情後,都稱讚雋不疑說:“公卿大臣,應當用那些懂得經學而又深明大義的人來擔任。”自此以後,雋不疑在朝廷中的聲名大振。後來,在廷尉的審訊下,那個自稱衛太子的人承認自己是假冒的。於是,他被宣布犯了欺騙朝廷罪,將他腰斬於鬧市。
經驗要訣
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自稱是太子的人,因為誰也無法證實他的真假,就必須采取某種措施,使事情真相大白。如果他是真的,因為衛太子當年是被漢武帝判為有罪的,那麼現在雋不疑抓他就是明證言順了。而如果他是假,冒充皇親國戚,當然是要問罪的了。所以,雋不疑不問他真偽,抓了就是,反正不管真假,都是有罪。
當你不知道一件事情該如何辦理的時候,最好從其他方麵想想,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不要總用一種思維去考慮問題,試著用多種思維,多個角度去思考,這樣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諸葛亮慧眼辨刺客
劉備,三國時期蜀國的皇帝。他本是漢朝皇室,但是到他的時候,他的家境已經非常貧寒,他曾經和母親一起賣過草鞋。後來,他趁著各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機會,拉攏了一批人,更得到關羽、張飛等虎將的幫助,逐漸使自己的勢力擴大。後來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終於占據蜀中地區,建立霸業。
劉備本人論武功不及關羽、張飛、趙雲,論智慧不及諸葛亮、龐統,但是他卻能網絡一批能人誌士為他效命,其根本原因就是此人能夠禮賢下士,當年他曾經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所以,劉備是個求賢若可的人,凡是有些本領的人,他都喜歡,並想把他納為己用。
這一天,有個陌生人來到劉備住所外麵,此時,劉備已經稱帝。侍衛們為了保障他的安全,攔住了陌生人,陌生人就在殿外大喊:“玄德公,早就聽說您是個愛才如命的人,為何不肯見我呢?”侍衛們將他推出門外,他就更大聲的喊:“當今三國鼎立,誰都想統一華夏,但這豈非易事,我有良策願獻給您啊!玄德公!玄德公!…”侍衛們越是不讓他進,他就越是喊的聲音大,終於讓劉備聽到了,劉備聽說此人有治國的良策,心中愛才的念頭又冉冉升起,不禁走到殿外,讓侍衛退下,親自迎接此人進殿。劉備拉著這個人的手,無比恭敬的說:“先生,侍衛們不懂事,您不要怪罪他們。”隨後,就請那人上座,並吩咐左右奉茶。那人先是恭維了一番,就與劉備談論起來。兩人談論天文、地理,談論各國的英雄,談論三國地理、人文和各自施政得失。劉備覺得此人談吐不凡,心中對他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兩人越談越起興,以至於忘記了吃飯的時間。
正當二人談的十分投機的時候,諸葛亮突然走了進來,陌生人見諸葛亮來了起身托詞說是要上廁所。劉備就對諸葛亮極力誇獎此人,說什麼此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對各國形勢分析的頭頭是道,想說服他為自己所用。還想讓諸葛亮幫助他說服剛才那個人。可是諸葛亮卻不以為然的說:“陛下,臣看此人見了臣,臉色驟變而神情緊張,眼睛不敢正視我,而是左顧右盼,奸行外露,此人必定心懷不軌,我想一定是曹操派人來殺您的!”劉備聽了大吃一驚,趕忙前去命人捉拿,豈料,那個人早就翻越院牆逃走了。劉備此時才知道自己險些喪命,不禁冷汗直冒。
經驗要訣
察言觀色。從一個人臉色的變化看出破綻,這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生活中我們要善於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你與人交往、談話的過程中,你需要仔細觀察對方的神態變化,這樣你就可以從對方神情的變化,推斷出對方的感覺。如果你發現對方出現不耐煩的表情,你就要盡快結束你的談話;如果對方對你的談話雖然表麵讚同,但臉上已經出現不屑的神情,你就該轉變話題了……總之,注意觀察一個人的臉色變化,從而調整自己與人交談的話題,能夠使你很準確的抓住對方的興趣點,讓別人更喜歡與你交往。
國淵巧計察叛逆
國淵在曹操手下做魏郡的太守時,有人對曹操不滿,就寫了一封匿名信到處投遞。終於,信到了曹操手裏,曹操氣的臉色發青,恨的咬牙切齒,他怒氣衝衝地找來國淵,先是對他大發了一通脾氣,接著狠狠地對他說:“你給我聽好了,我限你在一個月之內,把寫匿名信的人給我找出來,否則我治你的罪,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曹操一邊說一邊捶胸頓足,恨不得一把揪出那個寫匿名信的人,砍他十刀都不過癮。國淵看曹操的怒氣稍微小了些,就對曹操說:“主公,您放心,我一定能夠找出那個寫信的人,隻不過這件事情您先不要聲張,把信壓下來。我自會處理的。”
國淵仔細審查了匿名信,發現信中多處引用了東漢張衡所做的《二京賦》中的話。他料定做案的人一定很熟悉《二京賦》。於是,他找來自己手下負責學問的功曹,對他說:“魏郡是京城所在地,這個地方地域廣闊,隻可惜有學問的人不多。你從本地召集一批學術基礎比較好的年輕人,讓他們自己尋找導師進行深造吧!”功曹就找來當地三個比較有作為、有誌向的青年人,引見給國淵。國淵先是和他們聊天,探訪他們的學術底蘊到底如何,然後就對他們說:“哎呀,你們的學問還不算多啊,還有相當大的提高餘地,而且我發現你們還有許多書沒有讀過啊。比如《二京賦》這本書,這裏麵內容淵博,蘊涵著豐富的學識,隻不過現在一般人都沒有注意到它,我認為要想成就大事業,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必須得看看這本書啊。你們大概都沒看過這本書吧!”三個人一聽果然沒有看過這本書,他們問:“大人,怎樣才能讀好《二京賦》這本書呢?”國淵繼續指點說:“你們去尋訪熟悉《二京賦》的人,然後拜他們為師,虛心求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