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裏(1)(1 / 3)

漢高祖劉邦說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說的運籌就是指古代作戰時,軍師們在帳篷裏,用一種算籌來計算作戰雙方的人員,兵器,糧食,草料等各類軍用物資所表現出來的軍事實力,進行敵我雙方力量對比分析,比較雙方實力的強弱,從而預測勝敗情況。

擒賊先擒王

“擒賊先賊王”作為一種戰略戰術,今天仍有重大的借鑒作用。群龍無首的局麵是最沒有戰鬥力的。所以應該建立全麵而靈活的防備機構,這才是上上策。哪怕失去了統帥,也無損亍組織的戰鬥力,不至於瞬間陷入混亂失去反抗力。

張巡英勇善戰,在與安祿山大軍周旋作戰時屢建奇功。張巡繼雍丘之戰取勝後,又奉命帶軍進駐睢陽城,援助危在旦夕的睢陽。睢陽城已被安祿山的大將尹子奇率10萬大軍圍困。睢陽城內糧草不多,兵士隻有萬餘人,情況萬分危急。

睢陽太守許遠和張巡召集眾將研究對策,他們分析了情況,認為必須用智謀,才能取勝。張巡說:“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我們必須想辦法殺死主將尹子奇,使叛軍群龍無首,不戰自亂。”

神箭手南齊雲說:‘憑著我百發百中的神箭,隻要認準尹子奇,準讓他當活靶子。”可是誰又能在陣前千軍萬馬中認出尹子奇呢?張巡考慮了一會兒說:“我有一計,這麼辦……”

這天夜裏,睢陽城突然戰鼓咚咚,城外叛軍以為張巡要出城戰鬥,急忙集合軍隊,列陣迎敵。但出營一看,沒有了動靜,於是又回營地睡覺。

這時張巡指揮軍隊偷襲進尹子奇軍營內,他們個個英勇無比,殺死了許多叛軍。這時尹子奇急忙親自帶領軍士出來迎敵。天已大亮,張巡指揮兵士退到營外,見尹子奇等人出營後,張巡指揮弓箭手放箭。霎時間,箭如飛蝗般射來,落到尹子奇等人的身上,又掉了下來。軍士們拾起箭來一看,原來是些青蒿杆削尖製成的“箭”。軍士們立即拿著這些“箭”向尹子奇稟報,尹子奇接過“箭”來哈哈大笑說:“看來睢陽城裏已經無糧無箭了。”話音未落,一支利箭飛來,正中尹子奇眼睛,他頓時血流滿麵,摔下馬來。

原來南齊雲早已搭弓備箭,見軍士拿著青蒿箭向一將軍稟報,他判斷此人就是尹子奇。一箭射去,正中尹的左眼。尹子奇昏死過去,軍心大亂,張巡指揮大軍一齊追殺,直殺得尹子奇的軍隊落花流水,慘敗而逃。

張巡通過設計辨認對方的首領,再將其射殺,就是要讓對方在短時間內陷入慌亂,趁機全麵反擊,取得勝利。

經驗要訣

王,是國家、社團、機構、部門、宗派或幫會等社會組織的首領或核心人物,是組織展開集體行動的指揮調度中心,是組織發揮整體力量的樞紐或關鍵,如領頭人的作用。

人們常說槍打出頭鳥,世間大多數人怕當出頭鳥,習慣隨大流。因此一個組織的形成和發展取決於少數關鍵人物。一旦關鍵人物不存在,便樹倒猢猻散。所以,要消滅和瓦解一個組織,攻擊的重心是它的首領和核心人物,一旦把他們擊倒,組織就會群龍無首。要想擺平對手,首先在知道別人最需要什麼,什麼是他最關心,也是我們常常所說的“軟肋”,隻有抓住了別人的“軟肋”,你才知道從何下“刀”,否則你的刀就傷不到別人的要害,達不到你需要的效果。用古人話說即“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擒賊擒王”演繹到現在,還有另層意思,就是辦事要抓住關鍵點,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管理者無論辦什麼事,都要首先抓住本質的核心問題,才能把事情的前因後果條理清楚。

這個故事告誡企業管理者們,平時注重培養員工或手下的自主精神及主人翁意識是何等的重要。即使遇到措手不及的事情,管理者不在場,下屬也能很好地自行解決,而不至於像尹子奇軍隊一樣,一旦“領帥”出事,便軍心渙散,了無對策。

諸葛亮智收薑伯約

公元288年,諸葛亮率軍北伐曹魏,不久。蜀軍順利地進入祁山,奪得南安和安定兩城,俘虜了魏軍都督夏侯楙。在蜀軍攻取天水郡(治所在冀縣,今甘肅穀某縣東)的時候,遇上了非同尋常的人物——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的天水參軍薑維。

“兵不在多,在人之調遣耳,此人真將才也”。孔明愛才,決心收服薑維。孔明“思之良久”,後來聽說他的母親居住在冀縣,而他對母親又非常孝順,便派魏廷率軍詐攻此城,迫使薑維恐母親有失而領兵馳援冀縣,於是,孔明乘機將他圍困在城中,然後施展了一係列的計謀。

首先,孔明料定夏侯楙不會勸降薑維,卻故意給他衣服、鞍馬,而不讓人跟隨,放他去“招安薑維”。在夏侯楙臨行前,孔明說:“現在天水的薑維守著冀城,他派人帶著書信來說:“隻要駙馬(指夏侯楙)在,我願歸降。”孔明使用這個假情報,其目的不在於爭取夏侯楙而是為了蒙騙他,在他的心裏先投下一個薑維已有投降西蜀之意的陰影。夏侯楙剛出蜀營,忽然有幾人奔走,他們自稱是:“冀縣的百姓,現在被薑維獻了城池,歸順諸葛亮,蜀將魏延到處放火,搶劫財物,我等隻得棄家逃走,投上邽(縣名,今甘肅省天水市)去。”在奔赴天水的路上,夏侯楙又碰到不少百姓攜兒抱女而過,說的都同先前那幾個人一樣,他經不住這一連串情況的刺激,終於相信了薑維已經降順蜀軍的謠傳。這時,天水的一些將領還沒有親身感受,都不相信真有此事,恰恰就在他們猜疑不定之際,蜀兵又來攻城,並且在火光中見薑維在城下挺槍勒馬大叫:“請夏侯都督答話!”夏侯楙與太守馬遵等都到城上,見薑維耀武揚威高聲叫喊:“我為都督而降,都督為何背棄前言?”夏侯楙說:“你受魏恩,為何降蜀?有什麼前言?”薑維回答說:“你寫信叫我降蜀,怎麼能這樣說呢,你要脫身,卻把我害了!我現在降蜀,封為上將,哪還有回到魏國的道理?”說完,就驅兵攻城,直到拂曉才退。在這事實麵前,天水的將領們不得不相信薑維降蜀。其實,這又是孔明之計,他讓部卒中像貌相似的假扮薑維攻城,就在這時,孔明引兵來攻冀縣。冀縣城中糧食缺乏,孔明又以糧草引誘薑維出城搶糧,而派魏延偷襲冀縣。薑維失城後單槍匹馬逃奔天水城下時,被太守馬遵下令用亂箭射回,當薑維奔上邽城時,城上的將領便大罵:“叛國賊,還敢來劫我的城池!”於是又送給薑維一陣亂箭,薑維有口難辯,不由仰天長歎,他孤掌難鳴,人困馬乏,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最後隻好向孔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