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買鼎(2 / 2)

何先生的解釋雖然合情合理,但是我很快從他的話中發現了破綻。

如果鍾晃是一位鑄造大師,為什麼我國出土了許多青銅器,都沒有看到過鍾晃這個人的銘文,這明顯不符合情理。

因為這鼎爐上麵的花紋極為精美,要達到這種工藝,肯定是一位青銅鑄造大師的手筆,這樣的青銅器工藝大師,他的作品傳播一定極為廣泛,肯定在曆史上也許留下一些文字記載。

可是,現如今什麼有用的線索也沒有。

我心中暗想:“難道唐朝的那個煉丹大師鍾晃和這個青銅器銘文上麵的鍾晃沒有必然的聯係,他們名字相同隻是巧合而已。”

從正常人的思維角度去分析,肯定是這樣想的。但是見過了稀奇古怪事情的我顯然不會這麼天真,假設這個鍾晃是邪物,那麼他們極有可能是同一個人。

刻在爐鼎上的“鍾晃製作”那四個字筆力蒼勁之極,我無法想象,在商周時期,有人竟然會擁有這麼雄渾的筆力,顯然這鍾晃也是一個非同凡響的人。

接下來,我問了何先生一個奇怪的問題:“何先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打開這爐鼎呢?”

整個爐鼎我已經細細的觀察過了,我發現竟然沒有蓋子,所以我才有此一問。

聽到我這麼一問,那位姓何的先生臉色有些難看,他說道:“不好意思黃先生,這爐鼎從來沒有被打開過,所以,連我都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去打開它!”

他這麼一說,我心中一驚,心想:“難道這青銅爐鼎的內核從來沒有被打開過,這內核之中會不會有什麼秘密存在?”

當然,我的想法隻是假設。

我舉起青銅爐鼎,使勁的搖了一下,發現裏麵有輕微的響動之聲。

當然,這聲音要我使用聽風辨位的功夫才能聽清,其它人是完全聽不到的。

這鬼東西之中果然有古怪,但這青銅爐鼎的內核之中究竟會有什麼呢?

何先生看見我盯著那爐鼎看來看去,以為我隻是在檢測那隻爐鼎的真假,卻沒有想到我在爐鼎之上發現了大秘密。

良久,我才放下了青銅爐鼎,對何先生說道:“這隻爐鼎我準備要了,但是,在購買之前,你至少要向我透露一些關於這爐鼎的信息,否則我們是無法成交的。”

何先生眼看生意就要做成,不禁喜上眉梢,他說道:“這是當然了,不知道林先生想知道什麼,隻要是我能回答的,盡力會滿足林先生。”

我對這位何先生的回答非常滿意,說道:“那好吧,我第一個問題想知道你這青銅爐鼎的前主人是誰?”

這麼一問,那位何先生似乎麵有難色,他說道:“好吧,我也是通過別人介紹的,是通過一位姓陸的朋友得到的,而當時那位姓陸的朋友急於轉手,所以我花了一百萬買下了它。”

“姓陸的朋友……。”我自言自語著,隨即又問道:“你能說說那位陸姓朋友的具體長相嗎?”

何先生點了點頭說道:“這當然可以了,那位陸姓朋友長相臉很黑,個子不高,而且更為奇怪的是他一身穿著一件古怪的道袍,袍子上繡著梅花。”

何先生的話音剛剛落下,我的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一個人來,他就是廣目真人,而且廣目真人也姓陸。

和廣目真人一起參加蟲皇古墓行動的時候,當時廣目真人的裝扮就是一身道袍,而且袍子上還繡著梅花。

如果這個爐鼎真是從廣目真人手裏出來的,那麼很可能它就出自鍾晃墓,不過還有一點不能解釋,為什麼商末的東西會跑到一個唐朝道人的手中,而且他們的名字還相同。

這時候我已經開始猜測,有可能這鍾晃是邪惡的東西所化身的,而他煉的丹藥,顯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唐朝最為癡迷丹藥的人,無疑就是唐憲宗,不過據曆史記載,因為過度服用丹藥,唐憲宗執政後期性格大變,濫殺成性,也直接導致了他自身萬劫不複的命運。

何先生又說道:“那道人也是托朋友才找到的我,當時我本無意買下這爐鼎,但是見這鼎上的紋飾實在是精美,是難得的精品,而且一百萬的價格並不貴,所以才咬咬牙買下了它。”

接下來,我又問了一些雜七雜八的問題,但是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線索。於是,我直接從品袋中掏出了支票本,開了一張八百萬的支票遞給何先生。

看到是支票,何先生麵有難色,顯然他還是不放心我的。我說道:“沒關係,你現在就可以打電話給銀行確認支票的真偽,我在這裏等你的答複。”

何先生點了點頭說道:“好吧,請林先生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