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少華心中從沒責怪著爹,隻怪自己為什麼不早點結束戰事,回去迎娶麗君,麗君之所以會投潭自盡,罪魁禍首都是他。
“爹,隻怪孩兒與麗君有緣無份,麗君的死讓我萬分自責,爹,恐怕以後孩兒再也無法迎娶他人,恕孩兒不孝。”
“傻孩子,爹知道你心中對麗君的情意,麗君為你守節以明誌,而你卻以終生不娶回報麗君,爹都明白。”
“爹,回疆大軍看來按捺不住,孩兒有傷在身不便迎戰,而爹也是重傷剛愈,回朝請求的援兵還未到,我怕邊關難守。”
皇甫敬點了一下頭,卻口氣堅定地說:“難守也要守,援兵說是三日後就到達,我們隻要苦撐三日就可以守住邊關,隻要爹還有一口氣在,關在人在,關亡人亡。”
“爹,孩兒也是這麼想,如果此次難逃一死,我希望下輩子我還能做你的孩兒,還能娶麗君為妻。”
皇甫敬與皇甫少華緊握著手,父子之間的情誼表露無遺。
劉燕玉來到邊關城門,看著高掛在城門上的免戰牌,而守城的士兵看到她一副嚴防的模樣,看來邊關告急是真的。
“守城大哥,我是來邊關參軍抗敵的,這是家父的書信,勞煩請守城大哥交給皇甫老將軍。”
劉燕玉手上拿著書信晃了兩晃,守城官兵看著那書信,吩咐其中一人打開城門將劉燕玉手中書信取了過來,然後緊閉大門。
劉燕玉也不慌張,隻是坐在馬上等著。
那封書信很快轉交至皇甫敬的手上,皇甫敬打開書信,看到上麵是劉捷的親筆,信上簡單道明原由。
皇甫敬看完書信後,笑著問:“少華,你可認識劉燕靈。”
皇甫少華初聽此名隻覺得耳熟,皇甫敬又道,“她是劉奎壁的堂弟,劉捷的侄兒。”
皇甫少華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她,那個曾與我在書院比武的俊美男子。
“她來參軍抗敵的,這是劉捷寫的書信。”
皇甫少華回笑一聲,“爹,那人我認識,曾經與她交過手,是個將才,還有爹此番話是不是以為我知道她是劉奎壁的堂弟,會因她堂哥的事牽怒於她,爹你放心,她堂哥的事與她無關,再說邊關用人之際,唯有團結一心,才能抵禦外敵。”
“說得好,少華你長大了,爹這就親自去迎劉燕靈進關。”
皇甫少華其實心中對劉燕靈有點好感,畢竟能與她交手勝負難分的人不多。
“爹,用不用我陪你一塊去迎接她。”
“你好好休息,爹一個人去就行了,還有盡快養好傷,與爹並肩作戰抵禦外敵。”
皇甫少華一臉堅定地“嗯”了一聲後,又躺回了床上。
皇甫敬臉上含著笑走出軍帳,來到了邊關城門,示意守城士兵打開城門。
城門打開,皇甫敬走了出去,看到不遠處馬上坐著一個麵容清俊,俐落裝扮的翩翩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