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時,競選對手奧巴馬也在“拉攏”麥卡斯基爾,與她進行了多次談話。希拉裏認為自己有希望爭取到麥卡斯基爾,可她一直支持奧巴馬或者中立。2008年1月,她不僅成為第一個支持奧巴馬的女性參議員,還呼籲當時的女州長凱瑟琳·西貝利厄斯和珍妮特·納波利塔諾也支持他。當然,在公開支持奧巴馬前,麥卡斯基爾禮節性地給希拉裏的私人助理哈瑪·阿比丁打電話知會,確保希拉裏不會受到意外打擊。
隻是,女性高官接連轉向支持奧巴馬對希拉裏確實是個很大的打擊。在希拉裏核心支持者看來,麥卡斯基爾是讓人憎恨的,甚至憎恨這一詞都太輕了。
克裏等人得7分
為了一目了然,希拉裏的名單中每個民主黨國會議員都被打了分,從1到7不等,1是對希拉裏最有幫助的,反之“叛逆”行為最嚴重的得7分。但有時7分也不能充分表現一些人的“惡劣行徑”。
除了上麵提到的麥卡斯基爾得了7分外,現任國務卿、時任參議員約翰·克裏到參議員泰德·肯尼迪、眾議員約翰·劉易斯等人也難逃“差評”,這些背叛者的名字都“響當當”也容易記。
詳單中清晰記著,2008年1月10日,克裏說:“巴拉克·奧巴馬可以、將會也應該成為美國總統……比起他,誰更能提高美國在世界的公信力,誰更能重塑美國的道德權威?”
民權偶像劉易斯的情況,也能說明為何簡單地記錄誰“支持”、“不支持”是不夠的。作為知名黑人民權領袖,遇到首位黑人總統候選人時,他麵臨很大考驗。因此,劉易斯的背叛或許哪天會得到原諒。
但得分也是7分的肯尼迪情況與劉易斯就完全不一樣了。他直接抨擊了希拉裏——就在“超級星期二”(2008年2月5日)初選前一天,他發表講話支持奧巴馬,並稱希拉裏已經過氣了,奧巴馬才代表著未來。
現在,每當克林頓夫婦的這些敵人變得沒有影響力了,助手們就會幸災樂禍。多年後,他們會這樣拿那些背叛者開玩笑:“比爾·理查德森:被調查了;約翰·愛德華茲:醜聞纏身;克裏斯·多德:下台了,”還有一個,“泰德·肯尼迪……”助手的聲音降為耳語,“已經死了。”
有一段時間,博爾德斯頓和艾爾羅德密切關注國會的一小部分議員——這些人在“超級星期二”之後還未決定支持誰。在競選的最後幾個月裏,希拉裏團隊集中精力使這些議員轉變立場。也因此,當提及誰是背後捅刀子的人時,希拉裏的助手們都會首先想到這些人。
對於博爾德斯頓來說,吉姆·莫蘭的背叛是最帶私人色彩的。他們兩個私下裏是朋友,還參加同一個讀書俱樂部。幾個月裏,博爾德斯頓曾多次對莫蘭有意無意地提起支持誰的問題,後者都避而不談。2008年1月,莫蘭在一段語音留言中對他說:“我完全支持希拉裏。”
這自然讓博爾德斯頓非常開心,但是這種心情未能持續。兩周後,他看到莫蘭支持奧巴馬的消息後不禁脫口而出:“搞什麼鬼?”他撥通莫蘭的電話說:“不要再給我打電話!”博爾德斯頓也沒有心情再去讀書俱樂部了。
“不過後來我們又是朋友了,我計劃在2016年競選中補償他,因為我一直喜歡希拉裏。”莫蘭解釋道,“至於之前那次競選,我隻是想,既然有這個機會,選個能鼓舞人心的黑人總統對本國很重要。”
讓比爾·克林頓很受傷的則是眾議員洛伊斯·卡普斯。他們一家人都受過比爾的恩惠,先是幫助她丈夫、後是幫她成為議員,他們的女兒也在克林頓任內工作。但是,當得知洛伊斯·卡普斯支持奧巴馬後,克林頓非常不解。一位助手問他:“你知道她女兒嫁給比爾·博頓了嗎?”——比爾·博頓是奧巴馬的人。
這些恥辱、仇恨和惱怒都由博爾德斯頓和艾爾羅德清晰地記錄著。對於克林頓夫婦來說,不記錄他們的朋友和敵人的事跡是種“玩忽職守”,因為政客都會這樣做。不過,一位知情人士不願稱其為“仇敵名單”,因為那樣會顯得希拉裏是個很記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