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希拉裏“紅黑榜”直指總統大位(1 / 3)

希拉裏“紅黑榜”直指總統大位

時政

作者:編譯/陳春利

希拉裏·克林頓,這位有著各種高端頭銜的女人,她的一舉一動、甚至風吹草動總能引來聚光燈的掃射。

更何況她將於2016年再次角逐美國總統大位的傳言,從她敗給奧巴馬的那一刻起,就從未停止過。

2月中旬,兩位白宮記者采訪了約200人寫就以希拉裏名字首字母縮寫命名的新書《HRC》,其中再度認定,希拉裏團隊早已動手準備進軍2016年大選,而對於2008年競選中的“罪人和聖人”,她都一一記錄在案。

黑名單和白名單的結合體

2008年6月底,希拉裏已宣布退出總統競選,其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競選總部也已空空如也。不過,克裏斯·博爾德斯頓和安德麗安·艾爾羅德還在對一份政治“黑名單”進行收尾工作。

此二人深得希拉裏信任。五十多歲的博爾德斯頓胡須花白,看上去像個大學教授。他已追隨克林頓夫婦十多年,曾任克林頓的副總統助理,後來是希拉裏在參議院辦公室的立法主任及副幕僚長。不過,這些官方職銜並沒有真正體現出博爾德斯頓的價值:他是位精英政治操盤手、最受希拉裏青睞的八卦新聞供應者之一。

一頭金發的艾爾羅德雖才三十幾歲,卻與克林頓家交情深遠。她大約5歲的時候就認識比爾·克林頓。父親約翰是位著名的律師,最初在高中學生才能培訓營“阿肯色少年州”活動中與克林頓結識。1996年,艾爾羅德在白宮實習後留下工作,並在希拉裏競選總統時成為其團隊一員。

連續幾個月,他們用不同顏色在一麵牆大小的白板上記錄議員們對希拉裏和奧巴馬的支持動向。比如,“LO”表示此人傾向於奧巴馬,藍色的“BD”表示其為保守派民主黨人藍狗聯盟的一員。

競選接近尾聲時,他們得到命令將這些信息電子化:利用Excel電子表格記錄誰支持希拉裏,誰是奧巴馬那一邊的,誰是旁觀者——這是任何高端政治組織的常規做法。不過,他們記錄的內容中包含更為微妙的細節。希拉裏競選團隊一位成員表示:“我們不僅想記錄誰支持了我們,誰沒有,還要記住支持我們的人各自付出多少,沒有支持我們的人中誰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有人因為是美國國會黑人同盟的成員才去支持奧巴馬),此外還要記住本該站在希拉裏這邊卻轉向奧巴馬的。”

所以,僅用“黑名單”來形容就有些狹隘了,詳單裏既有“罪人”也有“聖人”,負責更新表格的博爾德斯頓和艾爾羅德能記住克林頓夫婦對他人的點滴幫助以及政客們做的對他們有利或者不利的事情。

據書中介紹,這樣一張電子表格是現代政治鬥爭所必要的,是老一代政客們的“支持者文件”的升級版。它能讓克林頓夫婦在接到別人請求時,很快做出決定——朋友會得到獎賞,敵人會受到懲罰。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6年後的今天,希拉裏大多助手還能很快說出背叛者和支持者的名字及“有罪證明”,就像那些事情發生在昨天一樣。

最令克林頓夫婦惱火的是這樣一些人:比爾和希拉裏為他們籌款,提拔他們,抑或推薦他們的孩子上好學校之後,他們反倒去支持奧巴馬或者保持中立。

在克林頓夫婦看來,密蘇裏州民主黨參議員克萊爾·麥卡斯基爾就是其中一位。2006年她競選參議員的時候,比爾和希拉裏全力以赴支持她,但是,2006年10月,在全國廣播公司《會見新聞界》節目與時任參議員吉姆·泰倫特辯論時,主持人提姆·拉瑟特問她,比爾是否是位偉大的總統,她似乎忘了克林頓夫婦的恩惠,說:“他是位了不起的領導,但是,我可不想我的女兒靠近他。”

麥卡斯基爾很快後悔說了這樣的話,據一位朋友說悔恨之情甚至“讓她掉眼淚”。但是說出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希拉裏立即取消了本來為她安排的資金籌集活動。幾天後,麥卡斯基爾給比爾打電話道歉,他表現得很有風度,讓她感覺更加悔恨。贏得參議員席位後,她害怕在國會碰見希拉裏,甚至曾向朋友坦白:“我真的很不希望和希拉裏單獨乘坐電梯。”

不過,準備競選總統的希拉裏畢竟還是有求於麥卡斯基爾的——她需要密蘇裏人的支持。麥卡斯基爾也有來自女性組織的壓力,比如為提倡墮胎合法的女性候選人籌款的“埃米莉名單”組織希望她站到希拉裏這邊。為此,兩人後來曾私下裏接觸。2007年初由希拉裏邀約在參議院餐廳共同吃了午飯。希拉裏沒有直接請求麥卡斯基爾幫助,而是用溫和的方式尋求競選中的共同基礎——所謂“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