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付諸行動(1 / 3)

1.行動重於心動

你要想成為一個成功者,要想實現你夢寐以求的生活,就不要再說自己“倒黴”了。對於成功者來說,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好時機,不存在噩運籠罩的日子。他們相信所有的機會。好運都是通過自己的行動爭取而來的。

一個能夠享有盛名、迅速成功的人,做起任何事情來,一定十分清楚敏捷,處處得心應手;一個為人含糊不清的人,做起事來,一定也是含糊不清。天下事不做則已,要做就非得十分完善不可,不然你就一定會被淘汰。那些做起事來半途而廢的人,任何人都不會對他產生信任。他開出去的借據沒人願意接受他替人管理金錢,也沒有人敢相信他,無論他走到哪裏,都不會受人歡迎。

“對這個問題,我得先考慮考慮。”約翰在別人要他回答問題時他總是這樣回答。約翰要決定一件事時,總會考慮再三,人們經常怪他處事不果斷。“他總是在決定某件事情上花費很多的時間,哪怕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的女友這樣評論他。而他周圍還沒有人對他有行事莽撞和容易衝動的印象。那些對他沒有好感的人說他膽小如鼠,而約翰身材魁梧,從外表上看,他絕不像個膽小的人,但從心理方麵來說,用膽小如鼠形容他是有幾分道理的。此外,他對一些可能引起爭執的事也盡量避開,怕惹是生非。

約翰在獲得企業管理的碩士學位後,就在一家國際性的化學公司工作。剛開始時,他對給他的職位相當滿意。因為這一職位不但薪水可觀,而且晉升的機會也很大。“無須從基層一步步做起,這實在太好了,”約翰在提到自己的好運時說道,“現在給我的職位比我原先期望的要高。”由於約翰對管理有著特殊的興趣,而他學的又是這門專業,所以,他極想使自己一些主張成為現實。“我覺得有許多事需要我去做,”他在參加工作4個月後說道。

然而,約翰在這家公司工作15個月後,他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弱點,而這個弱點以後成為他事業發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礙。在約翰擔任新職不久就被邀請參加一個委員會,該委員會專門負責審理公司裏的日常工作報告。這家公司的規模巨大,全世界都有分支機構,所以需要靠很多人的努力才能做出一份行之有效的審理報告。

而約翰的上司在這個委員會中把約翰同其他成員做了一番比較。在開展工作計劃的頭幾個星期,這位上司注意到約翰的工作進度比其他人要慢得多。“抓緊點,約翰,動作快一些!”他的頂頭上司友好而又認真地提醒他。

然而,約翰的速度並沒有因為這句提醒的話而加快,反而更加慢了。“速度,”他憎恨地說,“這裏工作唯一重要的就是速度。每個人都希望你能提前完成任務。”由於工作性質的美係,約翰幹工作速度慢的問題致使最高首腦管理機構從全世界各地發來的報告中得到的信息往往太遲,因而使得他們不能及時地采取相應的對策。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約翰這種行事謹慎、慢條斯理的工作方法很反感。和他同組的一位同事用帶有嘲諷的語氣說道:“要是你有什麼壞消息,並希望它像蝸牛爬行似的傳出去的話,那就把它交給約翰處理吧。”

後來這項工作計劃在接近末尾時,約翰忽然發起蠻勁來,竟然工作得同別人一樣快,由於他的這一行動,使他在這些事上沒有受到多大傷害。“要是我願意,我還是能夠工作得同別人一樣快的,”他非常懊惱地說道,“但這並不表示我喜歡這樣做。”在隨後的五年中,他獲得兩次提升的機會,但上升的幅度都不大。有一次,他的上司在談話中告訴他的提升消息後,對他說:“你工作表現不錯,有時是速度慢了些,但總的來說是好的。”

不管是誰,都不會信任一個做起事來拖拖拉拉的人,因為他在精神與工作上含糊粗拙,一點也靠不住,隻要一看見他那粗拙的成績,就會想到他的為人。這些人也許在其他方麵有很多優點,但由於做事的拖遝,很難得到別人的賞識,這種做事的方法將必然影響他們的前途。而要想獲得成功,就應行動敏捷,這樣才能搶占先機,從而擁有更多的財富!

2.讓行動成就遠大目標

偉大的思想隻有付諸行動才能成為壯舉。

——威·赫茲裏特

有個偉人曾這樣說過: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意思就是說:人,要有偉大的思想,然後還要有腳踏實地的行動。不然的話,那思想也就成了幻想,幻想最終會成為美麗的泡沫,風一吹就散了。

現代的青少年有理想、有夢想、有遠大的目標,固然是好現象,但是,行動對於你們來說,更是重中之重。所有理想與夢想,所有目標的實現,和行動是分不開的。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談。

行動是一切結果之源

縱觀成功者的一生,他們每個人都是行動上的巨人。成功者凡事都立即行動,因為他凡事立即行動,所以他成功,不管事情如何,想到了就去做,計劃好了就行動,做失敗了總比不做好。親愛的青少年朋友們,看到這裏,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去做一個簡單的行動,養成凡事不拖延的習慣,從什麼時候開始?是現在,現在看到這裏時,第一秒就去行動。因為,行動是一切結果之源。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個很落魄的青年,每天都去教堂向上帝祈禱,每次的祈禱詞都相同。第一次,他來到上帝麵前,跪在那裏虔誠地低語:“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敬畏您的份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

這樣一連數天,他又一次地走進教堂,垂頭喪氣地同樣跪著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票呢?請您讓我中一次彩票吧!”

又過了幾天,他再次去教堂,同樣重複著說:“我的上帝,為何您聽不到我的祈求?讓我中彩票吧!隻要一次就夠了。”

就在這時,天空中突然發出一個洪亮的聲音:“我一直在聆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也應該去買一張彩票吧!”

看過這個故事之後,你們也許會為之一笑,可笑過之後,也請大家想一想,思考一下。有時,我們是不是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呢?每一件事通常到了不得已的時候,人才願意行動,但到時候都已來不及了,已預示著一個失敗者的誕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旦有了夢想,就必須用行動去實現夢想。如果有夢想而沒有努力,有願望而不能拿出行動來實現願望,這是不足以成事的。隻有下定決心,曆經學習、奮鬥、成長這些不斷的行動,才有資格摘下成功的甜美的果實。

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你是否選擇了磨煉人意誌的暴風雨?是選擇做明亮的不鏽鋼,還是要做角落裏生鏽的破銅爛鐵?是選擇做勇敢無畏的白楊,還是要做順風而倒的牆頭草?是選擇做剛強明亮的金剛石,還是要做那烏黑軟弱的石墨。沒有行動,就不會有美好的未來;沒有行動,就不會有多彩的人生。

行動是一切結果之源。人生的道路沒有一帆風順,人生的道路總布滿著坎坷與荊棘。但是,隻要你有目標,隻要你有為目標奮鬥的切實行動,那麼,你一定會收獲一個有行動的結果。

成功始於心動,成於行動

人生要靠理想去支撐,但成功的道路是要用行動去鋪就的。

行動是成功的階梯,沒有行動自然不會有成功,而行動越多自然會獲取更多,也就是登上更多的階梯,即登得越高。大家都知道“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這句話,可是真的理解這句話時,卻常常忘了提醒並鼓勵自己拿出行動這一點。要知道:一張地圖,不論它多麼詳盡,比例多麼精確,它永遠不可能帶著它的主人在地麵上移動半步。任何寶典,永遠不可能從它的字裏行間就能傾倒出財富。隻有行動才能使地圖、寶典、夢想、計劃、目標具有現實意義。行動,像食物和水一樣,能滋潤自己,使自己成功。

記住:你過去是什麼樣的行為,並不表示未來也須繼續下去,如果你想改變目前的狀態,就要現在拿出點行動來。

要記住螢火蟲的啟迪:隻有振動翅膀的時候,才能發出光芒。要成為一隻螢火蟲,努力張開奮進的翅膀,讓光照亮大地。成功是用自己雙腳踩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路要自己去踩,自己不走,叫別人走,走出來的路不屬於你;跟在別人後麵走,其實是替別人走路。用自己的雙腳踩出一條路來,才叫成功。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走自己的路,采自己的果。將自己的目標付諸自己的行動。

陳凱是一個初二的學生,有一段時間,他的數學成績始終提高不上去。後來,他就在思考為什麼,找出原因之後,他給自己定出了一個目標計劃,每天做多少習題,每天預習多少功課,每天將不同的類型的題目練習一遍……就這樣,他每天都給自己計劃,每天都去行動,到了月底測試時,他的數學成績又回到原來的90多分。

你們要明白:不要去羨慕別人的果,要去尋他身後的因。這樣,才會對我們的成長有幫助。“今日事,今日畢。”永遠不要把今天應該解決的事情留給明天,每天讓自己行動,每天給自己一個交待,你何愁學習不會提高,何愁學校不能考上?

立刻行動,立刻行動,立刻行動!從現在開始,要學會一遍又一遍,每時每刻重複這句話,直到成為習慣。好比呼吸一般,好比眨眼一樣,成為一種條件反射。有了這句話,你就能調整自己的情緒,去迎接和挑戰失敗。行動也許不會結出快樂的果實,但是沒有行動,所有的果實都無法收獲。

要努力就要從現在開始,無限風光就會在眼前!從現在開始努力,並時刻告誡自己:決不可坐以待斃,守株待兔。因為大好的機遇,從來都垂青懂得珍惜生命和把握現在的人,用腳踏實地的行動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不尋常路!

3.立即行動起來

有這樣一句格言被許多成功人士推崇:“拖延遲緩意味著死亡。”

阿莫斯·勞倫斯說:“我們之所以成功,他們之所以失敗,就在於我們形成了立即行動的好習慣,而他們辦事拖遝,總把事情往後推,這樣我們站在了時代前列,而他們則被時代甩在了後麵。”

懦弱固然不好,但凡事都求別人幫助作決定則更為糟糕。我們一定要訓練自己在緊急關頭求助於自己的良好習慣。

“我能夠征服世界隻因為我把我的想法立即付於實施。”亞曆山大說道。

在危急情況下,拿破侖從不猶豫不決,總是快速作出決斷,把自己認為最明智的做法付諸實施,而犧牲其他可行的或不可行的辦法。他絕不允許他不認同的建議或想法來幹擾他的思維和行動。雖然所選擇的做法有可能是錯誤的,但也要比猶豫不定、瞻前顧後喪失良機好得多。

據說,拿破侖在滑鐵盧遭到慘敗的最大原因就是由於他沒有及時快速作出決定,而在此之前征戰歐洲的各個戰役中,無論是重大戰役,還是在命令的最微細節上,他總是快速作出決定並馬上付於實施。快速決定就像凸透鏡能夠聚集太陽光線一樣,聚一點可以把最堅硬的鑽石熔化掉。

一個人欲要成就一番事業,首先就要學會依賴自己、引導自己、完全控製自己。

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在麵臨需要迅速作出決定的緊急時刻,會集中全部精神,積極調動思維迅速作出決斷,盡管這個決斷也許不很成熟,但他要使他本人堅信這個決斷是當時情況下最明智的決定,然後馬上付諸實施。實際上,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重大決斷都屬此類——事後看不很成熟但當時認為是最明智的。

範妮·馮談起巴特勒將軍時說:“他真是個能夠快速做出決斷的將軍。不管多麼重大的軍務被請他決斷,他會馬上聚結起全部精力,謀斷此事,就如凸透鏡聚光線於一點,而一旦作出決斷,他好像就把這件事完全忘記,似不曾發生過一樣。”

在一次戰爭中,一個老父親的兩個兒子都被敵人俘虜去了。老父親希望用自己和一筆金錢換回兒子。敵人同意了這個請求,但條件之一是隻能換回一個兒子。老父親為難了,同樣是兒子,他救哪一個?又不救哪一個?老父親左思右想十分為難,無法做出決斷。敵人久久不見他回信,失去了耐心,就把他的兩個兒子全部殺害了。老父親的優柔寡斷使他失去了救回兒子的機會。

世界上沒有什麼人或什麼東西能夠幫助那些做事猶猶豫豫、瞻前顧後的人形成一種遇事果斷決斷、行事幹脆的習慣,所以在考慮處理一個問題時,要盡量避免一會提出這個問題,一會兒又提出那個問題。做事試圖把所有問題都解決的人,是不容易抓住事物本質的,而最明智的決策就應該是解決事物本質的決斷。做出決斷後,要盡力盡快去付諸實施,雖然說決策不一定正確,結局也不一定良好,但從長遠看,它會培養我們形成遇事果斷決定的好習慣,加強我們獨立自主精神的建立。

“如果一個人總在考慮是先做這件事好,還是先做那件事好,那他最後極有可能哪件事都做不好,”威廉·沃特說,“再假如他已先做那件事,正當他要行動時,又聽到別人的反對意見,他會停下來舉棋不定,一會考慮這方意見,一會又考慮那方意見。既覺得這方意見正確,又覺得那方意見也有可取之處。這樣的人就屬沒有主見的人,缺乏決斷力,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皆是如此。這樣的人很難有所成就。他做事不是采取積極進取的態度,而是在原地打轉轉,甚至不進則退。在盧坎(古羅馬詩人)筆下有一種人很值得學習。這種人具有一種堅忍不拔的精神,他們在行事之前,先恭敬地聽取那些聰明人的意見,博采眾長,然後綜合考慮做出自己的決斷,決斷做出後,就絕不再更改,最後再以最大的精力付諸實施。曆史證明,這種人成功的例子最多。”

哈姆雷特(莎士比亞筆下的人物)就是個做事優柔寡斷、行事拖泥帶水的典型人物,他的理想追求與他的精神能力所能達到的水平相去甚遠。絕大多數人都能抓住事物的一方麵解決處理問題,而哈姆雷特卻抓住事物的各個方麵不放,既考慮這方麵,又擔心那一方麵,因此他變得瞻前顧後、優柔寡斷。他感覺自己看到的鬼魂既像父親的冤魂,又覺得不像。優柔寡斷有時是精神與智力畸形發展的結果,智力得到了高度開發,而精神卻已萎縮。

做事猶豫不決、容易被別人意見左右的人,無論他有多麼好的天賦、多麼高的水平,都無法與那些意誌堅定、行事果斷幹脆的人相比,完全可以這麼說,果斷的判斷力要強於最睿智的頭腦。

在生命競技場上,許多人之所以沒能取得成功,隻因於他們延誤了時間,錯過了良機。而那些滿載而歸的人,也隻因為在該決斷的時候他們能夠迅速作出決定,僅此而已。

訓練行事果斷決策的習慣,是最最重要的道德和意誌訓練工作,因為如能成功做到這點,人就可以實現由人到“完人”的登堂入室的轉變。

雖說果斷決策有可能使我們做出一些不成熟不明智的決定,或承擔一定的風險,但是,這要比猶豫不決做不出決定要好得多,而且多次果斷決策,不可能都是錯誤的,如果真的是那樣,那麼就要考慮到問題是否出在智力和精神上,所以大可不必為果斷決策可能帶來的壞結果傷腦筋。許多成功人士就是在關鍵時刻果斷決策、大膽行動才使他們踏上了成功之路。

經過實地考察後,尼古拉斯意識到那些負責此次任務(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間鋪設一條鐵路)的官員之所以猶猶豫豫、進展緩慢,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這些官員為圖私利而互相扯皮。尼古拉斯決定必須盡快結束這種局麵。因此,當部長把各種方案講給尼古拉斯聽時,尼古拉斯什麼也沒有說,他拿起一把尺子,在地圖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間劃了一根線,對部長說:“就按這樣鋪設鐵路。”聖彼得堡直達莫斯科的鐵路線就這樣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