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晚睡少動易引發糖尿病(1 / 1)

晚睡少動易引發糖尿病

人人健康醫院

作者:楊麗

糖尿病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而且糖尿病發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那麼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麵就一起來進行了解。希望大家通過這些正確的認識能夠及時改變生活中的不良習慣,遠離糖尿病的困苦。

晚睡覺。睡眠不足與血糖控製失調之間關係密切,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不足會加重病情。科研人員對161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發現睡眠時間長短和睡眠質量直接影響到糖尿病人的病情,經常睡不著覺或睡眠質量差的患者,血糖明顯不穩定。專家認為,在現代社會睡眠質量普遍下降的情況下,不能排除這是造成2型糖尿病流行的一個重要因素。

多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長期不規律、不合理的飲食,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導致身體肥胖,從而造成胰島素長期、成年累月處在緊張的工作狀態,久而久之,體內出現了胰島素的抵抗,血糖也隨之升高。因此,為了防治糖尿病的發生,應盡可能保持食物的多樣化,多吃一些粗糧。合理飲食的原則是營養平衡、飲食品種多樣化、科學計算總熱量、高纖維素、低鹽、禁酒及禁甜食。

少運動。新的研究結果指出,經常活動的人要比不經常活動的人壽命更長,患糖尿病的危險也要小得多。專家建議,平時可從低強度運動開始,再逐漸進入中等強度運動。據有關專家研究,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適當的運動可增加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使血中葡萄糖利用增加,使血糖降低。即使中、重度的糖尿病患者,隻要恰當地進行運動,也有利於病情改善。

身體胖。從表麵上看,肥胖與糖尿病是獨立的兩種疾病,肥胖者並不一定都發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也並不一定都呈肥胖狀態。但目前已有眾多的證據支持肥胖與糖尿病密切相關,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發病因素之一。流行病學證據顯示,肥胖程度越嚴重,糖尿病的發病概率越高。中度肥胖者糖尿病的發生率高於同年正常體重者的4倍,而高度肥胖者糖尿病發病率為正常體重者的21倍,而糖尿病患者90%呈肥胖狀態。

經常鬱悶。現代社會節奏不斷加快,競爭日益激烈,人們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導致長時間的鬱悶。人們總在想辦法解壓、放鬆,卻沒有意識到,鬱悶也是引起糖尿病的一個因素。研究發現,糖尿病的發病病理在於體內胰島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對不足。胰島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關內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調節外,還直接受植物神經功能的影響。當人處於緊張、焦慮、恐懼或受驚嚇等情緒時,交感神經興奮,會直接抑製胰島素分泌,同時交感神經還會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也間接地抑製了胰島素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