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製作地理幻燈片和投影片

一、幻燈(投影)片在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實踐證明,幻燈(投影)片在地理學科的教學活動中,確有其獨特的作用,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烘托情景、激發興趣

要使教學成功,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愛你所教的這門學科。主題鮮明、形象生動的幻燈(投影)畫麵,再配以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解(也可配錄音、音樂),可吸引學生入情入景,達到“情感參與”;由於投影媒體的實用易行,學生還可上台在投影器上演示寫畫,達到“行為參與”,這無疑對提高教學質量是有益的。

2啟迪思維、發展智力

經過周密設計的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除能展示事象,提供典型,有助於學生理解知識外,還能呈現過程,解釋原理,有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有關地理環境各要素的單幅投影片組成的複合投影片對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很有益處。例如,將地形、氣候、河流、自然資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單片分別疊置,或將人口、工業、農業、交通等人文地理要素和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單片分別疊置的複合投影片,在揭示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聯係和使學生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分布規律及因果關係等方麵都有重要作用。

一些構思新穎、設計獨特的活動投影片,在用於解釋地理基本原理和啟迪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方麵,也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夏至日和冬至日”活動投影片,它既便於教師向學生講解南北兩半球的四季變化規律,還可啟發學生思考:“假設,地球公轉時地軸不傾斜,會有四季變化嗎?”,“假設,地球公轉時地軸傾斜,但傾斜方向變化了,地球各地獲得太陽光熱的情況將會是怎樣的呢?”,“再假設,地球公轉時,地軸傾斜、且傾斜方向保持不變,但傾斜角度變大或變小了,地球上五帶的範圍將會有什麼變化呢?”(對此問題,學生們設想出了五種不同的可能性)

3陶冶情操、增強美感

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中的景觀圖片。例如,雄偉壯麗的萬裏長城、景色秀美的桂林山水、莽莽蒼蒼的東北林海、鑽井林立的大慶油田……。對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感受力和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的教育都起到一定的作用。書寫工整、圖形色彩美觀的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還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美”的影響。課後,他們常常饒有興趣地問:“老師,是您畫的呢?”“能教我們畫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很多同學暗中模仿,使填繪地圖作業和自製幻燈(投影)片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4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在地理教學中,如果輔以幻燈(投影)片,在時間上也可節省很多。經過周密構思的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現行課本圖像教材的不足,它儲存的信息數量大,傳輸信息的速度快,反饋信息的範圍寬。我們曾作過對比實驗,試點班除興趣濃、理解深外,時間上節省也很多,經考查,成績也高於普通班。

(二)使教材形式活潑多樣、更符合地理學科的特點

幻燈(投影)片形式多樣,既有各具特色的單片,還有新穎別致的複合片和活動片。各類不同形式的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常能達到一般教學地圖所達不到的教學效果,它能使地圖變“活”。

分合自如的複合地理投影片,能對複雜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加以分解和合成。它能將一個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也能將各個部分複合成一個整體。

動靜結合的活動地理投影片,能形象地表現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例如,“我國東部季風區雨帶移動”抽動片。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抽動蓋片,可形象地演示我國東部季風區因鋒麵移動產生的雨帶移動現象。引導學生得出:我國南方雨季開始早而結束晚,北方雨季開始晚而結束早的結論。還可啟發學生思考:“為什麼我國華北地區常發生春旱?為什麼長江中下遊地區常有伏旱現象?”“為什麼我國每年總有一些地方發生旱澇災害?”由此加大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至於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的片源,除可購置與教材配套的係列幻燈(投影)片外,由於教材的更新,教法的變化,地理教師還需自製補充一部分。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的製作並非難事。幾年來,我們曾帶領初中學生自製千餘張幻燈(投影)片,用於教學。既解決了片源不足的問題,又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繪圖能力。由於是師生自己動手繪製,除實用、有效外,還倍感親切,密切了師生關係。

二、自製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的主要方法

(一)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的設計

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是地理教學的輔助教材。在構思構圖時,應充分體現地理學科的特點,使知識教學、智能培養、德育和美育等方麵和諧發展;應充分發揮投影儀這種信息載體的能分能合、能靜能動、能當堂寫畫的特點,使地理知識變得更為形象生動。地理幻燈(投影)教材應該是地理課本最集中、最典型、最直觀的體現,能彌補文字教材和課本插圖、地圖冊、教學掛圖等圖像教材的不足。編製投影教材時,不應隻是追求形式上的花俏和熱鬧,而應實事求是地使之成為知識轉化的橋梁,智能開發的關鍵,傳播德育和美育的陣地。要能擴大學生的視聽範圍、密度和效應。總之,要使地理教學過程改觀,花費最少的時間,產生最佳的教學效果。為此,在設計地理教學投影片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目的明確

編製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首先要目的明確,講求實效。這樣,在選材、選擇表現手法和繪畫時才有依據,也才能從根本上克服形式主義、花架子。為此,編製者必須深入鑽研地理教學大綱和教材,依據教學目的選準題目。所選教材應是地理知識體係中的基礎點、交叉點、密集點、重點和難點,特別要抓住它們的關鍵所在。例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審定、北京文教幻燈製片公司發行的與新編人教版初中共四冊地理教材配套的地理教學投影片,在編製時我們精選了共97框322片(平均每冊24框約80片)。

2科學性

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不是教科書的翻板,它是以教材內容為依據,經過藝術加工,將教學內容形象化、空間化、具體化的過程。因此,在采取各種藝術手法時,必須完全附合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所表現的地理概念、地理數據、地理演變過程,地理事物分布都必須科學、準確。圖像(包括圖像的運動及其變化)色彩也要符合科學的原理,不能片麵追求圖像的新穎、色彩的鮮豔、畫麵的漂亮和趣味性而損害科學性。不能認為凡是動片一定比靜片好,還要注意各分片的組合定位,顯示的圖像順序不能前後顛倒混亂。

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的科學性還表現在它必須體現地理學科特點,即具有“地理性”。既要提供一定的地理事實材料,還要揭示各種地理事物之間的彼此聯係,並能顯示各個特定地理區域的區域特征。例如,“南方地區”複合片是由該地區的位置和範圍、地形、河湖分布、礦產地、工業布局、主要鐵路線和城市等單片組成、分別互相疊置後,既能顯示該地區自然、經濟地理要素的各自特點,還能表示它們之間的聯係。

3啟發學生思維

當今世界各國的地理教材趨向於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重視教材的智力結構和品德結構等隱性結構。在編製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時,要注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進而培養創造精神。有些幻燈(投影)片的圖像不應讓學生一看就懂,而是讓他們有思考的餘地。做到“以片設疑,以片引思”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觀察、分析、比較、鑒別,獨立去探求問題的答案。例如,“我國四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複合片,既能表現四城市氣溫降水逐月變化情況,互相疊置後還能啟發學生得出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特征,我國季風氣候特征及兩類季風氣候的差異。

4思想性

地理科學知識本身就包含著豐富的德育內容。自然地理內容中有著生動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因素,中國地理內容中有著十分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因素。設計地理教學幻燈(投影)片時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著力表現活生生的自然地理事物,生動活潑的人文地理現象,使學生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例如,表現地理事物和現象不斷運動變化的幻燈(投影)片:火山噴發、大地震動;海底擴張、大陸飄移;氣流運行、風雲變幻;萬年荒原變良田,億萬礦藏被開采;天塹變通途,僻壤成鬧市。又如“地上河”、“引黃淤灌”、“淮河水係及其治理”等複合抽動片,演示了千年“黃褐”在我們手下化害為利,“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淮河得到治理的情況,這無疑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