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黃炳昆,號筱村,府學貢生,在鄉設館授徒,後在省城開館。母羅氏,繼母陳氏,再繼母易氏。
1879年(光緒五年 己卯)5歲
父炳昆始授以《論語》、唐宋文辭,並教以書法與對句。
1882年(光緒八年 壬午)8歲
入本鄉舉人蕭榮爵私塾,初習《詩經》。
1885年(光緒十一年 乙酉)11歲
改從本鄉翰林周笠樵私塾寄讀,受《春秋》、《楚辭》,兼習時文、詩詞。
1888年(光緒十四年 戊子)14歲
居家自修,並從瀏陽李永球習拳術。
1891年(光緒十七年 辛卯)17歲
秋,與同縣東鄉楓樹河廖星舫之女淡如結婚。
青少年時代的黃興(畫像)。時名黃珍。
黃興夫人廖淡如女士。
1892年(光緒十八年 辰圾)18歲
應善化縣試,落第。
1893年(光緒十九年 癸巳)19歲
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 丙申)22歲
春,再赴縣試,獲中。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 丁酉)23歲
秋,父炳昆逝世,終年55歲。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 戊戍)24歲
由城南書院以名諸生選調長沙湘水校經堂就讀,複調湖北武昌兩湖書院深造。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 己亥)25歲
肄業兩湖書院,課餘購讀西洋革命史及盧梭《民約論》諸書,始萌革命思想。10月,由湖廣總督張之洞派赴日本考察教育。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 庚子)6歲
夏,歸國回書院。與聞自立軍起事之謀,乃結交軍隊,旋返湘舉辦團練。8月,自立軍起義失敗,悲憤至極,在書院南齋餞送楊毓麟、秦力山逃亡日本。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 辛醜)27歲
7月,舉家遷居長沙城北紫東園。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 壬寅)28歲
春,由張之洞選派赴日本留學。6月,抵東京,入弘文學院速成師範科。10月8日,由弘文學院學生團體推選,任中國留同學生會館評議員。12月14日(十一月十五日)與楊毓麟等創辦的《遊學譯編》雜誌創刊,宣傳民族革命和民主思想。旋與楊等組織湖南編譯社。
1902年11月,黃興與楊篤生、樊錐、梁煥彝等創辦中國留日學生第一個刊物《遊學譯編》,翻譯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社會、政治學說及其革命史,目的在於啟迪民智,傳播民主革命和民族獨立思想。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 癸卯)29歲
4月29日(四月初三日)參加中國留日學生聲討沙俄侵華罪行大會及會後成立的拒俄義勇隊,旋改名學生軍。5月11日(四月十五日)學生軍改組為軍國民教育會。黃興自充歸國運動員,承擔發動兩湖、南京等地革命運動之責。8月抵武昌。在兩湖書院等處發表演說,散發書刊,鼓吹反清革命。秋抵長沙。主講明德學堂速成師範科。11月4日(九月十六日)在長沙保甲局巷彭淵恂宅,與劉揆一、陳天華、周震鱗、章士釗、宋教仁等發起組織華興會,被舉為會長。
1904年(光緒三十年 甲辰)30歲
2月15日在長沙西園舉行華興會成立大會,黃興被推為會長,提出“驅除韃虜,複興中華”的宗旨和“雄踞一省,各省紛起”的策略。春初偕劉揆一往湘潭茶園鋪會晤哥老會首領馬福益,商討長沙起義計劃。
9月23日派劉揆一等赴瀏陽普跡市主持授予馬福益少將儀式,並發給槍支、馬匹。
10月24日(九月十六日)長沙起義事泄,署湖南巡撫陸元鼎下令緝拿黃興等人。黃興避居西園龍宅,旋得長沙聖公會會長黃吉亭之助,匿居聖公會。
10月26日(九月十八日)由黃吉亭掩護潛離長沙,乘輪船赴滬。11月7日在上海召集會議,策劃在武昌、南京等地再謀起義。11月20日(十月十四日)以19日萬福華槍擊王之春案,牽連入獄,3日後獲釋,出亡日本。12月拜訪宮崎寅藏。與湘、滇、蘇、豫、直隸(今河北省)等省留日學生組織革命同誌會。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 乙巳)31歲
7月下旬經宮崎寅藏介紹,與孫中山會見於東京鳳樂園,暢談國是,並討論華興會與興中會的聯合問題。7月29日在寓所召集宋教仁、陳天華等開會,商議與興中會共建革命團體問題。7月30日在東京與孫中山發起舉行同盟會籌備大會,被推舉為章程起草人員之一。8月20日(七月二十日)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召開成立大會,通過章程;推舉孫中山為總理,黃興為執行部庶務,輔助總理。9月3日代表同盟會接收《二十世紀之支那》雜誌。10月7日孫中山赴越南,代理同盟會東京本部會務。8~10月先後主盟吸收秋瑾、王用賓、閻錫山、姚宏業等加入同盟會。12月密函禹之謨,請成立同盟會湖南分會。離日赴香港,旋入廣西桂林,訪巡防營統領郭人漳,策動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