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物流能力與創新化發展關係的實證研究
物流研究
作者:薑明珠
相關理論分析
(一)物流能力分析
物流管理是為滿足客戶對產品、信息等需求,從貨源供應商到消費者之間的物資流通過程的時空結合和最佳控製的一種活動,以實現物資流通的高效率、低成本,最終實現有效規劃和控製儲存的目標。物流能力是某特定的物流係統,從客戶需求、訂單、分揀貨物、運輸、到交付等的一種綜合反映,包括有形要素的運送貨物能力和無形要素的組織管理能力。一般情況下,能力是一個企業實現績效並實現競爭優勢的品質和管理能力,資源理論認為,能力是達成某種期望的結果而配置資源的能力,是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
物流能力具有如下內涵:一是物流能力的獨特性,不同物流能力基於企業不同是相異的,具有數量和質量的差別,尤其是物流的無形要素能力更是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二是物流能力的整體性,物流能力是物流係統整體能力的反映,需要各成員企業物流資源的整合和組織,建立整體物流能力。三是物流能力的時效性。如今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快,物流係統的軟硬件資源也在不斷調整變化,需要適時調整物流能力。四是物流能力的相對穩定性,在物流係統軟硬件資源相對不變的條件下,一般情況下物流係統的能力不會發生較大變化,可能會小範圍波動,具有相對穩定性。按照研究範圍,物流能力可分為宏觀物流、中觀物流和微觀物流;按照物流係統抽象特征角度,物流能力可分為節點能力、線能力和網絡能力;按照物流能力各要素分類,物流能力可分為有形要素和無形要素。
(二)創新理論分析
創新是熊彼特首先提出的,是一種新生產函數,將生產要素與條件的“新組合”納入生產體係,物流能力管理中需要注入科技創新,塑造物流品牌管理形象,提高物流管理效率,提高管理能力。科技創新是以一種新的概念、思路、假設對技術進行創新的活動,物流能力管理中的創新是指利用新技術、新理論、新物流管理的一種流程模式,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物流知識以及物流技術的創新,物流能力管理創新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從現代物流能力管理看,現代物流能力管理轉型升級的推動力為創新,創新也是物流能力管理轉型升級的根本驅動力,物流能力管理是內外部建設創新相結合,尋求運用適合的科技創新經驗,提高物流能力管理。物流能力管理創新分為四個方麵,一是新的運營技術在物流能力管理中通過技術創新的實現;二是物流能力管理者學習技術與技能,增強技能及技術培訓的積極性;三是現代物流能力管理技術模式的不斷更新變革;四是政府提供相關的資金支持,構建物流能力管理創新體係,提高物流能力管理的綜合競爭能力。
相關文獻分析
(一)物流能力相關研究
有關物流能力,目前沒有公認的概念,從企業資源角度,Daugherty等(1995)認為物流能力是企業的一種資源,能提高企業效率。從服務與成本匹配角度,Donald J.、Bowersox等(1998)認為物流能力評估了廠商服務能力。方鋼(2001)認為物流能力是成本與服務間的一種平衡能力。譚清美等(2003)認為是物流供給主體與供給需求之間的聯係,前者為後者提供服務的能力。從物流運作過程角度,汪鳴(2002)認為物流能力是指為顧客提供服務、滿足顧客需求的計劃、組織、控製和實施的能力。馬士華(2004)認為物流能力包括靜態、動態以及綜合控製能力。馬士華(2005)認為物流能力也是為顧客服務的響應性、準時性、可靠性、物流成本等。從顧客滿意度角度,薑繼鋒等(2005)認為物流能力是物流企業滿足顧客物流需求的能力。馮雪暗(2009)認為物流體係具有複雜性,受各種因素影響。
(二)物流能力構成要素相關研究
從物流能力構成要素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MSUGLRT研究團隊,認為物流能力包括17個要素,為定位能力、整合能力、敏捷能力、衡量能力。以家具行業為視角,Morash(1996)認為企業物流能力包括遞送可靠性、遞送速度、對目標市場的響應速度和總配送成本。以消費品行業配送服務為視角,Daugherty、Stank、Ellinger(1998)認為物流活動分為訂單履行率、滿載率、遞送準時性、遞送提前期、定製化服務等指標。以電子商務環境為角度,joong(2001)認為物流能力要素包括基於Web的訂單處理、配送範圍、運輸追蹤係統應用。以快餐行業為視角,ZHAOM、THEODORE PS(2003)認為物流能力包含物流運作、物流關聯能力。劉莉等(2009)認為製造企業物流能力包括三個維度,即物流流程能力、物流柔性能力和物流信息整合能力。
從物流企業角度,Fawcett等(1997)建立了物流企業能力評價指標,即服務質量、服務成本、遞送、柔性和創新能力。ZHAO M、DROGE C、STANKT(2001)認為物流能力包含焦點分割能力、關聯能力、柔性和響應性。薑繼峰等(2005)認為物流企業的能力分為硬件能力和軟件能力,如倉儲能力、運輸能力、管理能力、知識能力和公關能力。黃毅(2008)認為物流企業物流能力包括物流支持和管理能力。馮雪暗(2009)從顧客滿意度角度,認為第三方物流企業物流能力包括計劃、分揀、信息處理能力等。
從供應鏈角度,馬士華等(2005)認為物流能力是一種靜態和動態能力,包括物流要素能力和物流運作能力。劉偉華等(2006)從服務水平和物流成本角度,認為物流運作能力分為提高和降低物流服務水平運作能力。陳鐵巍(2007)認為供應鏈物流能力要素分為時間要素能力、客戶要素能力和信息要素能力。Mernedovic(2008)認為物流能力包括物流設施設備的現代化程度、全球貿易的可得性、傳統設施設備在多式聯運中的利用水平、物流服務質量和管理者對物流活動控製。